打碗花——我的情殇

作者: 初心重见

  日期:2017-02-10 20:12:00
  打碗花--我的情殇
  初心重见
  该部故事(或小说)缘于秦岭以南某县小山村一对(旁系)表兄妹从出生的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青梅竹马到因世俗及其他原因不能结合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一个小男孩眼中的文丨革丨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的那一段学校学生生活及周围的社会经历。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他成长及相伴的女神的热爱和怀念,对造成女主人公的悲剧的愤怒。
  因前期采用分集分贴发表章节,造成网友们阅读不便,顺序很乱而且错误不少。现决定经更正后采用论坛中常用的一帖发表,以回帖续集的形式重发,以飨读者,对前面造成不便深表欠意。
  其二,原准备以微信名“渝江”作笔名,但发现坛中已有人注册,遂决定就以“初心重见”作笔名,符合目前我的心境。
  声明:故事中所涉及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敬请见谅!
  ——献给牵手我成长、相伴我一生的女神们

  序
  小时侯,总看到乡村田间地头生长着一种花,外形很象喇叭花,洁白的花瓣和淡粉色的花心,在野草丛中却显得格外美丽。大人们告诉我说:那叫打碗花,不能采,哪个孩子采了它,回家吃饭时就要打破碗,是要被挨打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缘于打碗花的非常悲伤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位美丽的小丫鬟,不小心把财主的长寿面跌落在地上,碗被打碎了,面也散落在地上。狠心的财主认为大不吉利,坏了他的财运,竟残忍地将小姑娘活埋了。第二年春天,那埋藏小丫鬟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粉红色花蕊的喇叭样的花,人们说那就是被财主害死的小丫鬟魂化的花,打碗花。
  打碗花也流传着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个美丽的姑娘为了爱情,冲破世俗的阻挠和心上的情郎在一起。在情郎远行未归的日子里,一个人爬上高高的山顶,日日夜夜痴情地等待,最终宁死也要化作幽魂去寻找心上的情郎。在她泪水粘湿和魂归的地方,开遍了用她的爱凝结的一窜窜青色的藤,上面开满了的一片粉红色花蕊的白色花,打碗花。

  打碗花赋予了山乡绿野的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善良的人们似乎不想去采摘她的悲伤。
  小时侯,跟着妹妹在田边地头玩耍,妹妹采了一朵打碗花戴在头上,我才知道打碗花和妹妹一样美丽。我却没想到,妹妹的命运就象打碗花的一样,在历尽严寒的春夏盛开之后,在秋风中凄美地凋零。我痛悔当年丢了她的打碗花,让我在岁月的伤痛中失去了她。
  当我知道,打碗花的花语是恩赐的时候,我才明白,妹妹才是上苍赐给我人生路上的女神。她带着我走过了童年的无知,走过了少年的纷乱,走过了青春的黑暗,送我到了人生的天堂;她带着我爬过了崎岖幽深的书山,游过了奥妙无穷的学海,送我走进了崇高的知识的殿堂,………………当我还不曾懂得去感恩她的时候,她却永远离我而去?。
  三十年来的日子里,那朵打碗花常常回到我的梦中,我不知道用什么去忘记。但在岁岁年年的秋天,妹妹头上的那朵打碗花总开在了我的心头。
  喔,那年月,打碗花,我的情殇!
  那年月,我似梦非梦的岁月。
  (注:第一章到第十七章在本帖以回贴形式修改后发)
  日期:2017-02-10 20:18:09

  第一章
  迷迷糊糊的,我一个人背着书包,穿过了小镇街道。
  不知怎的,身不由已地飘着,飘着到了一条小河边。隐隐约约看到对面那边的山下有一片盖着青瓦的旧木屋,哦,那里有我的外婆家。脚下是那条从小就开始走过的小河边,长着一排高高的白杨树的小河边。从这条小河边向上游走也可以走到我的学校,我正在读书的镇中学。
  啊,好象是倩玉从那一片青瓦木房中飘了过来,像电影《七仙女》中的仙女一样来到我对岸的小河边。我正想走上小桥,小桥突然好象没了,向下望去,这小河怎么突然变得很深很宽。我呆呆的站在这边,急急地望着忽然又离我越来越远的倩玉,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倩玉将她的衣袖轻轻地向我这边一挥,一条彩虹从她那边伸展到我脚下。那是一条七彩纷呈的彩虹桥,是七彩宝石凝结成的水晶一样的美丽的桥。我飘上彩虹桥,向她飞去,她也向我飞来,我们俩越来越近,直到我能看清她的那张美丽的熟悉的瓜子脸,和她那从两鬓间飘向脑后的秀长秀长的头发,以及那从飘飞的衣裙中裹着的纤细的婀娜多姿的身姿。
  我高兴的一伸手,正要牵着她。……
  “轰隆隆,”一片雷声咋起。
  我向那边望去,象是刚从实验室出来的李老师,穿着白大褂,正拿着玻璃瓶向我们脚下泼来了不知什么液体。我低头吃惊地一看,脚下的彩虹桥正从我和倩玉中间随着轰隆轰的响声象冰一样溶化了,慢慢的向我们身下消退。小河不见了,连对岸外婆家的那一片房屋也不见了,桥下像空旷的万丈深渊一样没有底,…….

  轰隆隆,轰隆隆,彩虹桥完全融化了,我没能抓住倩玉的手,整个人正向深渊坠落。我拼命的喊,可怎么也喊不出来。倩玉也突然不见了,……
  李老师又向我泼来不知什么溶液。
  “轰隆隆、轰隆隆”,象是雷声的响成一样,更大更急促了,
  只见天际间一片黑暗,只剩下我在慌乱地挣扎。
  我张开了眼,依然是寂黑一团。“轰隆隆,轰隆隆”敲门声还在急促地响起。
  原来那是一场梦,一场奇怪的梦。
  “东林,快点上学,你快迟到了”
  原来是老爸在门外使劲的敲门,像我的闹钟,每天如此,都在这个时候追我去上早自习。

  日期:2017-02-10 20:20:32
  深秋的早上,天亮得很暗,我连走路都是跌跌撞撞的。
  这条路我不知走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我当然熟悉得摸着走也不会掉倒水田里。
  东边的天空已惭惭的发白了,眼前的景物,大树,房屋已显出模糊的轮廓。乡间的广播才开始播音,《东方红》的乐曲在黎明的山谷间响起,给小镇及周围的村庄带来一片生机,也催醒还在沉睡的人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一遍广播声中,我不知不觉也穿过了没有灯光小街,走过了小河,顺着河边那条路走进了学校。
  坐在座位上,和同学们一道我习惯性地拿出英语书进行朗读。高中英语老师是吴老师,是我们二班的班主任,早自习基本上是他的英语课占完了。我们农村学校因为师资力量弱,比起县中学的英语成绩差得很远,大家都把重点放在英语课上,不约而同地把英语书拿出来朗读。今天吴老师走进了教室,领着同学们读一段课文,就让我们自己读。听着同学们低低的朗读声,他忍不住大声吼:
  “大声点,要听得见你们自己读英语的声音才有效果。别忘了高考后还有听力测试。”
  等他走后,同学们混乱的朗读声小了许多。我也无精打采的停了下来,还在想今早上做的那个怪梦。
  日期:2017-02-10 20:23:40

  我外婆家就在小镇小街对面的那一边,也就是过了桥对面的山脚下的那个村,那时叫大队。听说大舅一直是那个生产队的队长。
  倩玉是我幺外公家幺舅的女儿,和我是同岁的,就比小我三个月,是我表妹。她们家与我外婆家就挨着一个院子。听说我小时侯就放在倩玉家养的,倩玉的爸爸也只有个姐姐,而我外婆家也是只有我妈和大舅两个,倩玉的爸爸比大舅小,于是妈妈就让我喊他幺舅。一大家人依然比其他家族亲热得多。
  小时侯,在外婆家耍,也只有倩玉爱跟我一起玩,我也喜欢和她一起。
  梦中的那个李老师是我们高中的化学老师,人不大好,瘦瘦的脸上没多少肉,只要一笑,牙齿就全露出来了,象《生物》书上的头颅标本那样难看,还有点吓人。为了学好化学课,为了能考上大学,我们都是忍着他的挖苦在听他讲的课,不敢有讨厌他的感觉。他是倩玉她们一班的班主任,倩玉说他是个好老师,可我除上课强迫自己听他的课外,就是不喜欢他。
  早自习的晨读只有五十分钟。下课后,放学的路上没看到倩玉,她离学校最近,今天怎么跑得比我还快?
  这是八十年代初,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的高考,代替了粉碎“四人帮”前的保送制度。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分配工作,成了农村学生摆脱农村的希望和途径,就连老师也这样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因此,每次放假,爸爸妈妈就对我们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关心,他们虽然不懂我们学的什么,每学期末的通知书上的成绩和名次是他们最看重的。我和倩玉的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在班上还是前几名,两边的大人们对我们都报着无限的希望。

  日期:2017-02-10 20:31:51

  第二章
  我的家在街这边的山脚下,在沟口的一片竹林中间,和外婆、倩玉的家遥遥相望。
  世界上也只有盘古醒来才知道自己生在蛋壳里。我的记忆没有开始,我的幼年却是一片模糊。
  在记忆中最早的印象就是家中爸爸和妈妈的吵闹,以及山村中我们家和大爸家,和邻里、队里其他人家的吵架,还有整个湾里的其他人家的吵闹声,唤醒了我似睡非睡的童年。
  在队上人家和大妈她们的凶狠的眼光和黑沉沉的脸色中,我变得胆小懦弱。

  挖水渠工地上,在迎风招展的红旗的诱惑下,幼年的我踉踉跄跄地走下屋前阶阳,来到水渠工地上找爸爸。民兵连长用恨恨的目光盯着我,直到把我盯得哭起来,才哈哈大笑招呼远处的爸爸来抱我。
  以后我很怕他,甚至连他带领民兵在我们家石灰墙上用红油漆书写“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还有门上的“门板报”等宣传标语时,我都躲藏在屋里不敢出来看他。后来听大哥讲,在文化***那年,他带领全大队的人参加了“造反派”,专斗队上唯一的苦大仇深的“保皇派”。他当上民兵连长的原因是除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几个老人外,年轻人中就他参加过武斗,会打枪。
  我的胆小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
  有次跟着爸爸上街,不小心碰了一手街上木房墙的标语上未干的红油柒,连忙用草帽遮着小心奕奕才回到了家。
  我们家没分到地主的大院子,我们家的房子是村口的几间半新的瓦房,和大爸他们住在一起的石灰青瓦的房子。童年没有伙伴,每到大院子在找队上的孩子耍,都被别人家的孩子打哭了回家,爸爸和姐姐怕我受欺侮就把我和他们一起,带到田边地头玩耍,在大寨渠工地上耍。
  我一个人在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中,一次次出神时看着红旗在山坡上随风飘扬。

  日期:2017-02-10 20:35:28
  姐姐上了一年学就没去了,爸爸和妈妈说女孩子认几个字就行了,到队上参加劳动多挣工分多分粮食才能养活一家人。姐姐就毫无怨言地回生产队劳动、回家做家务,还要带我。家里就让哥哥一人去读书。
  晚上,姐姐洗完锅碗后,就出来在院坝上抱着我讲当年妈妈讲给她的故事,哄着我入睡。
  姐姐后来出嫁了,嫁到了很远很远的新疆。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她抱着我哭了,我不知道从此就失去了姐姐,不知道姐姐的伤心。现在我只能记得姐姐在月亮之下给我那个“人熊”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小山村的一家人,妈妈出远门去了,临走嘱咐姐姐在家看好弟弟。

  晚上,有个戴着黑头巾包着脸的老太婆来了,自称是外婆,来照看她们,在没有灯的黑夜,她们也不认识外婆,就让她进了门。
  外婆和弟弟睡在床的另外一头,姐姐睡在这一头。半夜里姐姐听到了外婆吃东西的声音,就问:
  “外婆,你在吃什么?”
  外婆回答说:“干胡豆!”。
  姐姐说她也要吃,外婆就给她一颗,姐姐拿来一看,是弟弟的手指头。她明白了,  那不是外婆,是妈妈讲的人熊。她刚吃了弟弟。
  姐姐哄熊外婆说:“外婆,我要解手”。
  熊外婆同意了。姐姐出了门,爬上外边一颗高高的大树上对着天上喊:
  “天上哥哥来救我,地上熊婆要吃我。”
  月亮出来了,月亮哥哥把妹妹救上去了。
  “那后来呢,妹妹到哪去了?”我在姐姐怀中问。
  “妹妹就成了天上的太阳,月亮哥哥怕妹妹,只有晚上才躲着妹妹出来。天上有月亮和太阳照着的时候,人熊就不敢出来了。”

  “妹妹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没有,他们哭没有?”
  “妹妹的爸爸妈妈回来没见到妹妹当然伤心了。”姐姐说,“你以后不要乱跑,让人熊抱走了,姐姐和爸爸妈妈一样会哭的。”
  “我怎么没有妹妹?”我问姐姐。
  “在你前面,我有个妹妹就是你的二姐,那年灾荒死了。”
  “我想妹妹,妈妈会给我生吗?”
  “你有,外婆家,幺舅妈给你生了个妹妹,你见过妹妹的!”姐姐摸着我的头说。
  我怎么也记不起幺舅妈家妹妹的样子。姐姐说:
  “那时你才生下来,妈妈没奶喂。怕又养不活你,到处找人养。碰上算命的说,要三个月后自然有人救。妈妈把你送到外婆家,因为幺舅妈又要生了。让你在那边转来转去饿了三个月,等到妹妹生下来,你和妹妹在一起,才吃上了奶没挨饿了。外婆说,你们两兄妹上辈子就是雷打不散的一对。”
  “妹妹长什么样?”我听完故事,问,“会不会给熊外婆背走?”

  “放心,熊外婆被幺舅妈打跑了,不会再有了。等你长大后会看到妹妹的。快睡吧,睡着了就不会见到熊外婆了。”姐姐拍拍我的背说。我在月光下,在姐姐怀中慢慢睡着了。
  姐姐走了,更没有人保护我了,大哥又在读中学,白天很少见他,晚上夜里才回来。曾经还有点热闹的家一下变得冷清得只有我和爸爸妈妈。
  日期:2017-02-10 20:39:32
  幼年的脚步没让我走得多远,原因是除了爸爸的棍子拦着我,还有就是我胆小的性格。我没上过街上,更没到过几次过来看我的那边山沟下的外婆家。
  记忆中的最早到外婆家的事,是大舅家的大表姐出嫁办喜事的那次,是妈妈带着我去的。那一次,我在大舅家住了好几天,那年我好象才五岁多。
  到外婆也是晚上,在外婆屋里见到了外婆。
  煤油灯下,我看见外婆已经走不得路了,在屋里的椅子上坐着,旁边放着一根握得很光滑的拐扙。我怯生生的喊了旁边的大舅妈,又喊了刚进屋来比大舅妈年轻的幺舅妈,就是我想见的妹妹的妈妈。幺舅妈一下把我抱在怀中:
  “是东东,几年了,都长大了。来,幺舅妈看看。”幺舅妈抱着我亲了又亲。
  我沉浸在曾经睡得安稳恬静的,感到么舅妈有着和妈妈一样温暖、幸福的胸怀。
  大表姐穿着新衣服进屋来,很好看。表姐夫在甘肃那边工作,他也来了,听说结婚后就要和大表姐走了。大表姐要嫁的甘肃那边,听说那儿风沙大,四周看不到几棵树,有点苦。我想起我大姐也是嫁得比大表姐还远,是新疆。
  大舅妈喊过她家两个表哥来和我一起耍。
  “明天来和妹妹耍!”到幺舅妈放下我,让我和两个表哥一起走了。

  大舅家也只有比我大几岁的两个表哥,大欺小是乎是那时农村的天理,我去外婆家的第一天就受他们的气。那天晚上,我和他们一起耍时,没看清地上就把小表哥的玩具车踩烂了,气得小表哥要打我,妈妈和大舅母吵了他俩几句,我才幸免。
  但在没有她们保护的时候,我就无处可逃了。大表姐的婚事办席要好几天,妈妈不走,我也没办法。为了不挨打,我只好尽量跟妈妈在一起。
  第二天,我起床后才发现妈妈不见了,我走出房间哭着到处找。没想到在院子里又遇上了两个表哥,我想躲开他们,转身飞快地向旁边的院子跑过去,但还是被他俩追上了。我被他俩兄弟推倒在地上,我一下又哭起来了。
  这时,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喊住了他们。那就是幺舅妈,她刚从大舅妈家回来,正在门口看见表哥他们追我:
  “你们几兄弟打啥?”
  “他踩烂了我的车车”
  “那也不能打呀,他可是你的表兄弟啊。你姑妈知道了定不饶你!”
  “我要他赔我车。”
  “来,我家小玉的哥哥原来的篮球,现在没人耍,抵给你,好不?”
  小表哥似乎有点不情愿。幺舅妈黑着脸吓唬他俩说:
  “么妈的话不听了,快拿去,下次不要打东东了!”

  幺舅妈说完把我从地上拉起来,擦干我的眼泪,拍了拍我身上的灰,对我说:
  “来,到幺舅妈屋里来坐,几年了,一直没看见你过来耍!幺舅妈很想你的”看着我犹豫不决,她把我拉进屋内安慰我说:“你妈会到这里来找你的。小玉,来和你东东哥耍!”
  日期:2017-02-10 20:42:55
  话音刚落,屋里跑出来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小女孩,绑着两个羊角辨,穿着细花粗布衣裳,光着两个小脚丫,亮亮的两个眼睛正直直的看着我。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有记忆的倩玉的印象,就是现在我也不会忘。

  那时不知是我很喜欢她还是对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看了看她,又看看刚认识的幺舅妈。看着我惊奇的眼光,幺舅妈笑啦:
  “长大了就认不到人啦?你生下来没奶吃,你妈把你抱过来饿几天又抱回去,你饿了也不晓得哭,可怜兮兮的。后来我生下你倩玉妹妹后,你妈又把你抱过来让我喂的。”
  我看着幺舅妈,想起姐姐告诉我的童年的事。
  我没想到来到世上真的还有这么苦难的经历。幺舅妈继续给我拉家常:
  “你甩到我家里又不哭不闹,倒像我生的,不和妹妹争奶奶吃,倒像是亲兄妹。满岁那年,你妈就把你抱回去了,那天你两兄妹还哇啦哇拉的哭了好半天。”
  这时倩玉跑过来拉我走,幺舅妈挥手说“去吧,跟妹妹好好耍”
  倩玉拉着我到了她们家外的路边耍。像大人煮饭一样,我们俩办起了“锅锅洋”。我在路边掏了洞当作锅灶,倩玉采了些小草放在锅灶里,然后倩玉又拉着我去田边地头采打碗花。

  田里的稻谷还没长出来,旁边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出粉红色的胡子了,从田埂上长着的淡红色花蕊的“打碗花”一朵又一朵地开着,有些牵着藤还爬到了玉米地里。倩玉采了两朵“打碗花”让我帮她拿着,她说当碗用。我吓得不敢接,对妹妹说:
  “妈妈说的,打碗花不要采,哪个采了哪个回家要打碗的。”那时在农村,小孩子吃饭不小心打了碗,肯定是要挨打的。
  “噫,噫,”倩玉扮了个鬼脸,说“我那天没采打碗花还是把碗打碎了。那是大人们骗我们的,我才不信哩!”说完,她还插了一朵在头上,说戴打碗花好看些。
  怕妈妈看见我玩打碗花,我就偷偷在后边把花扔到田里了。我俩回到“锅锅洋”灶台上,倩玉转身才发现我把打碗花丢了,她很生气,打了我一巴掌说:
  “你不听话,把碗丢了,不给你吃饭”。我一伤心就哭起来,她忙用粘满泥土的小手擦干我的眼泪,又杨起小手吓唬我不让哭。笑着把婚礼上得来的喜糖塞给了我。

  在外婆家的那几天里,我都是和倩玉在一起耍。不光玩“锅锅洋”,有时学着舞台上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样跳起了样板戏,特别爱唱《智取威虎山》中深山问苦唱段。不是现在吹,我们的歌声一点也不走样,就连她们生产队里正在挑大粪的大人们也感到很惊奇。
  大表姐的婚礼结束了,客人们都走完了,我跟妈妈回家了。那天,倩玉跑到院子外远远在看着我。
  后来,听到妈妈到外婆家我就吵着要跟着去,就是想到幺舅妈家看看倩玉。直到七岁上学了,我很少到外婆家去了。因为我长大了,白天上课,放学后还有爸爸妈妈让我做的家务事。
  (第二章完,待续)
  日期:2017-02-10 20:45:10
  第三章
  我的小学校邻近街边,在大队办公室挨着的一个四合院中,里面有个小天井,晴天盛着天上飞来的阳光,雨天呑下如银针般的细雨和四周屋沿滴下的珠链般的雨线,微风中旋转着飘飘杨杨的柳絮,寒冬里落下如梦般的片片雪花。
  我的教室在天井中靠左边的屋子,象生产队的保管室,仅有两边一排木栅栏式的没有门的窗子和靠村道外墙上暗红色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标语,才让人知道它是一间学校的教室。里面有五六排又宽又长的桌子和板凳,一张桌凳能坐五个学生。
  我上学的第一天是个阴沉的秋天,我背着大哥留给我的绣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旧书包跟着队上的二狗来到了学校。在教室外,倩玉也在那里,背着和我一样的书包。她穿着蓝花衣服和灰色裤子,笑着看我的光脚丫:
  “东林哥,读书了还没穿鞋。”我低下头,左脚搓着右脚没说话。天热时,我习惯了光脚,感觉要舒服些。
  叮当叮当的铃声响了,外面的小孩子全都拥进了教室。好在二狗是上学期留级生,他早早在前排用书包为我们站了三个位置,倩玉拉着我挨着她坐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