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

作者: 姐有老公

  二零一五年至今发生了很多事:
  股票市场罕见的大起大落;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件,造成173人遇难和重大财产损失,敲响安全警钟;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
  中央修订颁布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
  “全面两孩”时代来临——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
  或许就是想给这个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冷的世界加加温吧!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我和父母闲聊着,微红着脸说出要去杨浩天的老家看看他的父母。
  我叫莫白,我的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短发,皮肤略白,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今天的报纸。

  一听说我要去婆婆家,母亲王淑贤用眼皮扫了一眼女儿就漫不轻心地说道:“可以,去看看他的父母吧!买点礼物,别空着手去,农村的条件不好。”
  在某大型企业做高管的父亲问道:“小白,路程挺远的,你们准备怎么去?不然我让让司机送你们去吧?走高速。”
  我马上拒绝道:“爸,不用了,那样实在是太不低调了,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富二代呢!”
  父亲听着我不愿意让他公司的司机开车去送,就呵呵的笑着说道:“这只是说明我们很重视我们的小白,不能说明别的什么。”
  “呵呵,爸,还是算了吧!”我直接拒绝道。
  最终还是当中学老师的母亲把事情拍板定案了,“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吧!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让他们这些八零九零后的,吃点苦头,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吧!”
  我听到母亲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得意起来,爽朗地说道:“好嘞,感谢王老师的悉心教诲。”
  我的话音刚落,母亲就又补充了一句。
  “差点忘了,我得给你小姨打个电话,你小姨说你的事情她也有份儿。”说着母亲就拿起电话。
  我一听还要让小姨参与一下自己的事情,立刻就把嘴巴撅了起来,不耐烦的说道:“妈,我小姨目前还是单身贵族,她自己的事情还没处理明白呢,您确认我的事情她也有份儿?”

  我的这个小姨和我只差八岁,形同姐妹,曾一再的和姐姐声明:小白的一切事情都不许瞒着她,都要打个电话告诉她一声,她要帮着我们拿拿主意。
  自从我有了孩子之后,这是第一次回婆家,也算是大事了吧,得汇报一下。
  “妈,您就不用打电话了,给您省点电话费,我还是用微信微我小姨吧!”我笑着看着妈妈说道。
  我打开微信,用语音刚说了个大概情况。

  对方用轻柔的语音回话了,“你要去那么远的农村?大姐和姐夫给你拿多少钱呀?”
  听了小姨这样的问话,我把脸转向父母。
  “你管得还真是够宽的!我这个当妈的没说什么,你倒是事挺多的。”我的母亲听后,让我按下语音的键子就说了一句。
  微信里立刻又传来高亢的反驳:“我管得很宽吗?莫白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管她谁管她啊?我说大姐大呀,你读了N年的书,你都读到哪去了?你懂个什么呀?你除了五谷不分,再者就是掰着手指着给人讲道理,你还会什么呀?”
  我连忙捂住笑着的嘴,那边的母亲被小姨气得已经要翻白眼了。
  这是一对年龄相差到如同母女的姐妹,不管见不见面都是拌嘴吵架,而到最后都是伶牙俐齿的小姨胜出。
  “行了,你就别教训我了!直接说正题吧!”母亲不耐烦地说道。
  “那好,我就直入正题了,是浩天开车回去吗?”微信里传来倍儿干脆的话语。

  我边听着边点点头,说道:“嗯,是的小姨。”
  “都准备什么礼物了?”微信里又传来。
  我想了一分钟说道:“我和浩天想买两盒云南普洱茶叶,一盒燕窝,再给老人买台泡脚的仪器,天快凉了,家里面的每个人再买一套保暖内衣,加上他妹,也就三个人,买三套就行,再买点海参什么的,也就这些,小姨,你看怎么样?”
  微信回话:“等一下,等一下,我的小莫莫呀,你买这么多东西?那得需要多少钱呀?”
  我踌躇了一下,“用不了多少钱吧?再说了,现在条件是允许的,花不了几个钱的。”
  我苦着脸,忍不住撇嘴,看了一眼的父母,微信里又传来:“你们最近又换了大房子,还要养孩子,物价又是在不断地上涨……还准备买那么贵的东西?真是的,再有钱,那也不能乱花,不是吗?”
  “这不是也不经常回去嘛,我也没乱花钱啊,只是回去看看他的父母,买点东西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嘛。”我挽着母亲的胳膊对着手机说道。
  微信又传来:“不是小姨我说你,你这去你婆家买那么多贵重的东西,这档次可就定下来了,以后还能降得下来吗?好像是你巴结着他们似的。这是大忌!什么叫理所应当啊?”
  “还有,不要轻易给他们家里人买衣服,你知道人家都穿什么号码呀?合适了人家不会说什么,不合适了就会说你不会买东西。”
  “最主要的是不能把他们家里人的胃口养大!一群乡下人,有什么讲究的啊?随便买点东西就行了,听我的,带着孩子回去看看,孩子可是宝贝啊,比买什么不强啊?也不算空手嘛!你可是给他们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女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是领着孩子回去,买点东西,买茶叶可以,但不用非买普洱,普通的茶叶买两袋就行了,再买几斤水果,这样也就不算空着手回去了。”
  “对了,如果他们家有小孩的话,就再买两袋糖果,哄哄孩子不哭就行了。”
  “小莫莫,听到了吗?就这样就行了!”
  微信里一条一条的发过来,我都来不及回,就又发过来一条,也只能一条一条的打开听完了。

  我的这个唯一的小姨真的是倍儿爽啊,嘎嘣脆型的女汉子,单纯又腼腆的我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别说是我,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听到微信里传来的这些话,听得也是一愣一愣的,真的不知道这个海外的小姨这些年都在外面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无语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就这么一星半点儿的东西,打发要饭的呢?这可是回浩天的父母家啊,也就是结婚之前和他回去过一次,再没有回过呢!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回去一次,只拿这么星点儿东西,还没有我平日里自己逛街,买的零食多呢!让我怎么能拿得出手啊!悲催,悲催,太悲催了!呜——呜——呜,该怎么办呢?真的听小姨的?还是自己做主?
  我把手机放在了一边,没有给小姨回话,母亲看出了我的犹豫。虽然母亲也对妹妹的馊主意有些不赞同,但毕竟我是她的亲生女儿,她再仔细想了一下,妹妹的主意似乎也不算是太馊,说得似乎也有一点道理。
  就轻咳了一声对我说道:“白白啊,其实你小姨的话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听一听也是可以的,虽然小姨没比你大几岁,可是你小姨国内国外的这么跑着,见的人多了,礼轻情意重,如果他们家里人不喜欢你,你就是给他们背座金山银山,也没有用!”
  我着急的看着母亲说道:“哎呀,可是……”
  还没等我把话全说完,母亲就又说道:“还有啊,你要有点范儿,别到了人家就抢着干活,让他家里人看轻!你只要干一次,那以后你一去这活儿就都是你干了……,听人家说乡下的老太婆都传统,事儿特别多!”
  母亲一边观察我的表情一边说道:“你呀,能矜持就矜持,该端着就端着,省得以后你那个乡下的婆婆拿捏到你。”
  “好了,我要说的也就那些了,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小姨还有点别的事儿,要出去一下,你就按我说的做吧!不会有错的。”等了半天都没有收到我的回话,微信里又传来信息。

  微信里小姨的语音终于告一段落了。
  听了小姨的这翻长篇大论,我简直是哭笑不得了,她终于明白小姨的两次婚姻为什么都会以失败告终了。
  小姨的第一次婚姻是和她的大学教授,也就是我的第一任小姨父,他比小姨大十岁的样子,模样是那种能让众多女生为她神魂颠倒的年轻教授,但是不知为什么,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一年就离了。
  随后没有超过一个月,小姨就去了英国,认识了一个英籍华人,认识差不多两个月,就在英国注册结了婚,但是这次维持的时间更短,不到两个月,就又离了,以至于至今还是单身,当然,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小姨的第二任老公。
  我的母亲在一旁笑着道:“你这个小姨啊,虽然现在还是单身,可是说话却是有条有理的,国内国外,城里农村,她还是都有些了解的,她说的话,你可以有选择性地听取意见,我和你爸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也搞不太明白,毕竟你小姨阅历丰富些。”
  “嗯,结了两次婚,离了两次婚,阅历当然丰富了。”我淡淡地说道。

  “不许这样说你小姨,她那是命运在捉弄她,才导致她的两次婚姻失败的。”母亲替自己的妹妹辩解道。
  “算了吧,还和命运扯上了,明明是她自己的问题,事事都那么较真,不懂宽容,也不懂珍惜。”我小声说道。
  “你怎么知道是她自己的问题?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她是生理上的问题导致的离婚,所以是命运捉弄了她,你小姨除了我们,她也不会有别的亲人了,所以你要好好对你小姨。”母亲眼中有些忧伤地看着莫白说道。
  “妈,你说什么?我小姨是因为生理上的问题?难道是我小姨没有生育能力?是这样的吗?”我听到母亲说小姨生理有问题,再想了想,小姨经历了两次婚姻都没有生过一个孩子,就惊讶地问道。
  “是,是你小姨不能生育,她天生没有子宫,这件事情是在她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发现的,因为一直没有怀孕,就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出她没有子宫,终身不会生育。”母亲语气重重的说道。

  “那个大学教授就不要她了?这也太不对了吧?”我猜测地问道。
  “不,不是,那个人没有不要她,是你小姨太爱那个人,不想这样拖累他,是你小姨主动提出离婚的,是你小姨执意这么做的。”母亲看着我说道。
  “那小姨也太伟大了吧?估计小姨那个时候肯定是悲痛欲绝啊!”我瞪大眼睛问道。
  “所以,离婚没多久,她就出国了,遇到了一个英籍华人,那个人得知她的命运坎坷,就决定帮你小姨留在英国,和她假结婚,结婚后才离的婚。”母亲本来不想多说这些,但是看到我误会重重,所以就只能说出了自己妹妹的两次婚姻遭遇的真相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的呢,我小姨那么优秀,怎么会离两次婚呢?”我抿着嘴说道。
  “算了吧,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评价你小姨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道。
  “嘿嘿,我只是听到小姨给我出的那些馊点子,所以就联想到了她两次失败的婚姻了,那也不能全怪我啊!”我嘻皮笑脸的说道。
  “你这张嘴啊,怎么说都有理。”母亲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好了,以后我不那样说了,对小姨好一点就是了。”我对着母亲挤着眼睛说道。
  “嗯,行了,事情就是这样的,以后你也就别再误解你小姨了,至于你去你婆婆那,到底买什么东西,就随你便吧,也不用非听你小姨的,你也知道,你爸十几岁就没有了母亲,我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和婆婆相处,所以你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看着办吧。”母亲点点头说道。
  我的母亲自从嫁给父亲那天起就没有婆婆,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我也自然就从来没有过爷爷和奶奶。
  我从小就听父亲讲,我的父亲莫玺十几岁开始就是一个孤儿,爷爷在父亲莫玺出生后的不久,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了,后来我的奶奶带着父亲莫玺改嫁到一个农民家里。就是这样的祸不单行,在父亲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奶奶也在一次重病中离开人世,随着奶奶的去逝,我父亲的继父嫌弃他是个累赘,除了打就是骂,再后来就把他赶出了家门,他孤身一人,蹲坐在一家小饭馆的门口一夜,那个小饭馆的老板人很好,看他穿得很破旧的衣服,太可怜,就收留了他,答应包吃包住,负责他的学费,白天上学,每天晚上和节假日都要留在小饭馆帮忙,他很勤快,每天很早就起床,帮老板干活,白天在学校努力学习,课间除了上厕所以外,都不出去和别的同学玩,因为他深知自己是被收留的,虽然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可是在他自己的心里,他已经是必须靠自己的独立的大人了,就这样每天早起晚睡的奋斗着……

  最后,他终于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毕业后,刚开始是在天津一家仪表厂做工程师,后来因为工作上兢兢业业,也可能是父亲坎坷的身世给他带来了人生当中的幸福转折,以至于后来有了温馨幸福的美满家庭……
  那是在一次出差中,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上海某中学任教的母亲王淑贤,后来也就把工作调到了上海,做起了“上海好男人”。自从奶奶去逝后,他是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幸福家庭,尽管婚后都是上班、买菜烧饭、管孩子,但这都是父亲心甘情愿要去做的,从来没有抱怨过,有父亲在家里那样尽心尽力地细心照顾着,母亲王淑贤自然也就什么也不用操心了,时间长了,人就变得有点清高,不屑过问俗事,只会摆摆事实,讲讲道理了。

  我想着想着,顿时委屈的感觉涌上心头。
  毕竟我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我的女儿都上幼儿园了,小姨却让只提几斤水果,母亲虽然嘴上说让她自己做主,但骨子里应该是不情愿说出来的,我快要被他们的说法气泪奔了。
  还好父亲宽厚仁慈,从小经历了太多磨难的他,更加通情达理,对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白啊,自己的事情,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来拿,其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农村人不比城里人低下,所以别看不起农村人,爸爸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甚至连个家都没有的农村出来的,想买什么,和浩天商量,尽量让老人满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说着,拿出自己的信用卡递给我。
  “嗯,知道了,谢谢老莫!不过这卡,还是您自己留着用吧,浩天前段时间又帮我办了一张黑卡。”我欣慰的一笑,边拒绝爸爸递过来的信用卡边说道。
  我非不要,父亲也就只好把拿着信用卡的手收回来,把卡放在桌子上。

  随后又补充道:“多买点东西,也花不了多少钱,看望婆家人,也不是别人,重视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重视,拿太微薄的礼物哪好意思?别让浩天难做,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只有对他家人好了,他才能更对你好!懂吗?”
  一番“老莫”的忠告,我终于算是释怀了,心里真舒坦多了。小姨的那些话听了也就算了,都抛到九霄云外吧,火车在提速,时代在进步嘛,自己要翻身农奴当家做主人了。
  “你啊,就惯着她吧,从小就是这样,长大了,还是这么的宠着她。”母亲在一旁说着。
  “我的女儿我当然得宠着了,再说了,这分明也不是宠着啊,她都是孩子的母亲了,凡事都不用我们太操心了,放开手,让她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都已经这么老了,能陪着她一辈子吗?得让她有自己的主见,再说了,孝敬老人也是应该的嘛!”父亲看着我的母亲加重语气说道。
  “你说得倒是轻松,我也是想过她结婚之后,就不再去过问她的事情,可是,说是说,做是做,外孙女我们不得管吗?就莫白和浩天能有时间照顾孩子吗?里里外外的家庭锁事也就这么的无休无止的了,谁能总想着操心啊?我也想像人家刘老师那样,放假就出去玩玩,人家说国外的风光特别的好,可是,我出去过吗?还不是为了帮莫白照顾孩子嘛!你说不让我管她,可是这不管能行吗?”母亲看着父亲意有所指地说道。

  “你看看你,不就是帮带带孩子嘛,又说上了,到了这个年纪带孩子不也是享受天伦之乐嘛!”父亲回了母亲宽慰的一句话。
  “我倒是不是不愿意帮他们带孩子,可是凭什么我在这面带孩子,孩子大了,他们一家人就得回去看浩天的妈妈啊,我这个做妈妈的就是应该的,他的妈妈就不闻不问的,在家开着什么工厂的。”母亲越说扯得越远。
  父亲看了一眼母亲,想把话岔开,就说道:“欣然快放学了吧?你是不是得去接孩子了?”
  “才几点啊,没到时间呢,我还没老糊涂呢,你别给我故意跑题。”这么多年了,母亲太了解父亲了,他就是那种从来都不惹事非,不说长道短,饭菜咸了淡了都可以吃的这么一个人。
  “呵呵,我哪有要跑题啊?你可真的是职业病啊,要不一会儿我再考个状元什么的,呵呵。”父亲笑着调侃着母亲说道。
  “你呀,一天天的,就像个老玩童,没人和你一般见识。”母亲噗嗤一笑,白了父亲一眼,嘲笑地说道。

  “你们两个无视我的存在吗?这是在……秀恩爱吗?”我坐在沙发上,沉思了一会儿,垂着眼眸问道。
  “尽给我说那些时尚的词,我和他秀恩爱?呵呵,用词不当吧?”母亲送给了我一个莫名其妙的白眼,说道。
  我的手机响起,看到是熟悉的手机号码,就直接按了接听键。
  这就是我的那个国民好老公——杨浩天,他尊贵优雅,气场从容,穿着笔挺的西装衬衫,黑色皮鞋,带着他与生俱来的气质,左手拿着手机,正在从公司的大门口往外走……
  “喂,老婆,我下班了,你现在在哪呢?”杨浩天富磁性的声音响起。
  “我在妈家呢,欣然还没有放学,我想等她放学回来,看看她,有点想她了,看完她,我再回家。”他的电话里传出我轻柔的声音。

  “这样吧,你在妈家里等我,我也挺想宝贝的,就别让爸妈做饭了,我这就过去幼儿园,我把欣然先接着,再去家里接你和爸妈,我们出去吃。”杨浩天边说边打开车门,上了车。
  “嗯,好的,那我就不让爸妈做饭了,在家里等你和欣然回来,快到楼下时,你给我打电话,之后我们就下楼。”
  “好的,那我开车了,先挂了,到了再打电话。”杨浩天说完挂断电话,发动车子,离开了公司。
  “爸,妈,浩天来电话说,不让你们做饭了,今天出去吃,他先去接欣然,接完欣然就过来接我们。”我放下电话,看着父母说道。
  “嗯,行,我们一家人也很久没有一起出去吃饭了,我先去换套衣服去,呵呵。”父亲高兴地走去衣柜旁,打开衣找衣服。
  “你看看把你爸爸得意的,一说和你们一起出去吃饭,他就高兴,每次都是这样,而且每次都要换套衣服,很是注意自己的形象啊。”母亲看着我说道。
  “我爸就是我们家的形象大使,必须得注意形象啊,呵呵。”我看着正在拿着衣服往身上试着,并照着镜子的父亲笑着说道。

  “不行,别光是他臭美,我也得换套漂亮的衣服去,要不然一会欣然看我穿得不漂亮,该说我了。”母亲也边说边站起身去衣柜找自己的衣服了。
  我看着母亲的身影,捂着嘴笑着,母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诡异地看了一眼我,没发现我的脸上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就又转过头。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杨浩天已经从幼儿园接了欣然,欣然和幼儿园的阿姨说了拜拜,就坐上了自己的专用座椅,系上安全带,杨浩天上车,发动了车子离开了幼儿园,往母亲家开去。
  “爸爸,今天怎么是你来接的我呢?姥姥怎么没过来接我?我们这是去哪里?是回姥姥家,还是去你和妈妈的家?”欣然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宝贝啊,你这么多的问题啊?那让爸爸一个一个的回答给你,好不好?”杨浩天看着后视镜说道。
  “好。”欣然干脆的回答道。
  “第一个问题,因为爸爸今天下班早,所以就过来接你了;第二个问题,姥姥在家里面,所以没来接你;第三个问题,我们这是回姥姥家。回答完毕,您还满意吗?”杨浩天说完看了眼后视镜。

  “爸爸,你也太厉害了吧,三个问题都回答上来了,宝宝很满意。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今天晚上吃什么?”欣然也从后视镜里打量了一下爸爸的表情,问道。
  “今天我们不在家里吃,去外面吃大餐,怎么样?想吃什么?西餐?中餐?”杨浩天耐心的回答着女儿的问话。
  “嗯,让我想想……还是吃中餐吧,我和爸爸一样,东北口味儿。”欣然想了想笑着告诉爸爸说道。
  “好嘞,那我们一会儿就去“吉满汉”怎么样?那家的东北菜做得好吃,就是我们以前去的那家。”杨浩天征求着女儿的意见。
  “好嘞!”欣然转着圆圆的大眼睛笑着答应了一声。
  这时的父亲和母亲已经换好了衣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看了一下时间,刚要打电话,自己的手机响起熟悉的铃声,我直接按了接听键,“喂,嗯好,马上就下楼。”说完我挂断了电话,站起身,走到门口换上鞋子,和父母一起下了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