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布娃的女生
作者:
潇纵
日期:2014-09-01 11:47:29
布娃就爱跟别人讲她的情史,但从不讲婚史。
情史还非要从头讲,从初恋开始。
“她的情史太他妈长,没耐性听第二遍。”
所以,稍有苗头,朋友们便纷纷找合适甚至不太合适的借口逃之夭夭。
只有梦想成为新情史中最佳男主的人,才会满怀厌恶又面带微笑的洗耳恭听,接受前任们给自己的远程打击。
蔚蓝就是这样一位不幸中奖的人。
此刻,他正备受煎熬地妄想努力听清布娃的每一段。
毫无例外,从头开始。
布娃的初恋发生在小学五年级。
那个年代很乱。
她随父母下放到边远山区。
学校师生对这位城里来的小女生宠爱有加,就仿佛今天我们身边的非重点小学里来了一位欧美留学生,总会有些另眼相看的。
布娃参加文艺汇演、参加诗歌朗诵,出了学校里所有学生能出的风头。
一天,副校长领来个人,并向此人介绍了他们的校花布娃。
当时是课后,布娃和几个文艺宣传队的小伙伴们正在排练一段反帝反修的舞蹈。
来人是个年轻人,穿一身当时最时尚的褪了色的旧军装。长的并不怎么好看,但在那么个环境里显得特干净特干练,总之很抢眼。
校长介绍说,他是县委书记的儿子,高中毕业来此下放锻炼,(也算是个知青)被派到本校当代课老师,(当然了,谁也不敢安排现任书记的公子去下地务农)学校指定他负责文艺宣传队。(后来好像听说是他毛遂自荐)
来人看了看这群比自己差不多矮两头的小孩子,说了声“解散!”转身就走了。
这个开头很不温和,也因此都对他生了几分畏惧。
第二天,排练照常。
他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枪。枪很沉,是模仿三八大盖用木头削出来的。
他把那首反帝反修的歌曲改成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他给每人发了一支枪。
排练开始。
他让布娃出列,面对他,站到一排人之前,貌似领舞。但之后证明不是,他只是把布娃当成中介,他只对布娃一个人发号施令,概不理其他。
他编舞。他让布娃两手端着枪双脚随节拍不停地蹦,像跳绳一样。
美感没有,新奇十足。
布娃带领众人蹦起来。
布娃身后是她的同桌,一个有着一对红脸蛋儿的胖小子。
每当跳动超过三下以上,胖小子就撒出个怪声怪气的屁来。
谁也不敢笑。大家的脸都憋红了,胖小子的脸却惨白了。可是,当那终究挣脱了管制强行挤出门的屁又细又长又拐着弯时,连这位原老师也忍不住笑了,这时众人才敢爆出狂笑并瘫坐在地上。
看得出,胖小子确实尽力了。显然,这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压强太大。气体在高温高压下本就不会安生,你再强力震荡,那没有不失守的,就算高压锅也可能炸开,何况人还没有安全阀呢。
这本与布娃无关,可是原老师总是脸对脸的站得很近,并目不斜视地始终盯着布娃,看她蹦。布娃就有四分羞怯六分紧张,她生怕自己万一也一个不留神弄出点什么响动来,那可就甭活了。
她不想让他看着自己,但那又能怎样呢。
布娃就只是傻笑,笑到脸都酸了。
谁知布娃越笑原老师凑得越近。
布娃的笑很好看,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从此,原老师的眼睛总在任何不能脸对脸的场合搜索布娃,比如间操、比如师生大会。就连他在场上投篮后,也能在场地边围成一圈的众多学生中准确找到布娃的位置,然后不停地向那里扫射。
布娃并不知道这些,是同学们告诉她的。
那时学校几乎所有女生都暗恋原老师。这种事对一所小学校的学生来说,年龄有点偏小,但布娃感觉农村孩子在这方面似乎成熟得更早些。
布娃什么也不懂,但她莫名为此而骄傲。直到有一天晚上发生了一点小意外以后,布娃才彻底惊呆了。
那天晚上公社放映队放映电影《红灯记》,地点就在公社的集市上。
接下来的情节有点像某知名导演作品的片段:(那个特定年代是这个特定情节多发的原因)布娃正看得高兴,突然觉得身后有人碰到她,她以为是太挤了,就向前挪动了一下,接着看。
怎么搞的,一再躲却躲不开呢?身后的人不仅贴到了她身上,手臂还从后面环绕过来放到了她的下腹部。
布娃反感地回头看去,吃惊不小,后面的人是原老师!
布娃虽然在这方面单纯到有点弱智,但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行为,她不相信全校女生的偶像原老师会干出这事来。她直愣愣的一直扭头脖子看着原老师。
原老师转身挤出人群,走了。
不久,原老师消失。
后来布娃听妈妈说他参军去了,因为他走前特意托人捎信给布娃妈妈。妈妈不明白一个学校老师参军为什么要告诉她,更不明白自己念信时,旁边的布娃为什么望着远处的大山哭了。
……
“这也叫初恋?这分明是一个小流氓曾经意淫过你,你傻呵呵的不知道,还差一点被猥亵!真是气死我了!”蔚蓝心里十分不服的说。
日期:2014-09-01 11:49:41
2(更新版)
到中学时,布娃才开始对男孩有知觉。比如,眼光跟着某甲走;经常用余光偷瞄某乙;随众人八卦某丙;最严重的是,当某丁出现时,她会莫名其妙羞得满脸通红然后拔腿逃掉。
但真正改变她那一小段历史的是不在其列的另外一个人。
此人叫做兵小汉,是后转学过来的。
他的年龄应该不比其他人大多少,但他特别具有成年人的沉稳,而且号召力很强,身后总有一众追随者,这种领袖风范带来的地位已经威胁到了班主任的权威。
不用说,他先是被选为班长,(真的写纸条投票)后又被选为学生会主席,转眼成了全校学生的领军人物。
“这么优秀的人物你难道不崇拜?美女爱英雄啊,颠扑不破的真理呀。”蔚蓝酸酸地插话。
“不是不爱,告诉你吧,是够不着。”布娃对蔚蓝的专心听讲很是满意,朝蔚蓝做了个鬼脸,爽快的说。
布娃向来极单纯,倒不至于做了日本鬼子,(缺心眼子)但完全可以说毫无心机。
当时班里有个女生,无论性格还是人品都被公认为极坏,最要命的是她敢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觉得她无可救药,就公开在班会上号召全班同学“孤立她!”
作为老师,选这种拒绝育人的做法是未免显得小气和无能了一点,但对这种蒸不熟煮不烂还不断往外冒坏水腐蚀污染周边的学生,一个中学老师自认也只能这样了。
全班女生积极响应,没人敢也没人愿意与她为伍。
她真的被孤立了。
大概人天生就是具有社会性、群体性、从众性的动物,如果不是自愿,被孤立,应该是对一个人心理上的重度侮辱和惩罚。
这女生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她要和老师较量,她要把至少一个人拉到自己身边。只要身边还有一个,就不算孤立。
于是,她选中了布娃。
很明显,布娃具备了一个随从应有的特质:软弱、善良、单纯,没什么主见。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布娃好看,男生们好像都很关注她,这无形中等于是在自己与男生之间设了防火墙、隔离带,至少在男生面前有布娃在她就不至太跌份,一般情况下她也可免遭男生伤害。
她成功了。
布娃不再自由,因为,布娃有了老大。
故事中有英雄救美,现实中也有英雄救美;成人中有英雄救美,少年中更有英雄救美。
英雄早就做好了准备,只等时机成熟。
终于,机会来了,学校要发展新团员。
英雄的做法是介绍布娃入团。
入团有那么绝处逢生吗?
有。至少在当年。
三个原因可以使这件事必将成为轰动全校的爆炸性新闻:其一,那个年代入团很严很难能加入的人很少;其二,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男女生表面上还在搞授受不亲;其三,布娃的表现着实够不上先锋。
可那又怎样,越是不可能却越是为之了,才越显出权力地位的影响力。关系学在这个古老大地上就是能够扫除一切障碍——全无敌。
布娃成了一夜爆红的超女。
对本班男生来说,她是压寨夫人——敬得碰不得;对外班男生来说,她是玛丽莲梦露——臆想中挡不住的诱惑;对本班女生来说她就是羡慕嫉妒恨的标本;对外班女生来说,她又是全民公敌。
不过奇怪,不管你是上述哪部分的,从今往后都对布娃毕恭毕敬了,再没人敢惹她。她的“老大”不久也转学了。
可这事并没有下文。
临近毕业,又赶上那年试行“厂社挂钩”,班级散了,学年不存在了,同学们都分别被安排到自己或父或母的单位组建的集体户里,转投到另一个环境中,谁也顾不上谁了。
令布娃至今不解的是,在大家轰轰烈烈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革命之时,他们曾经的领袖兵小汉同学,躲在家里结婚了!
让她吃惊的是三个事:第一,他们可是城里人哪,中学毕业就结婚?才十七八岁呀!第二,他是全校同学的榜样啊,他那么优秀那么进步,怎么能逃避下乡呢?第三,他娶的是自己的闺蜜!既然这样,那我算什么呢?不懂。
日期:2014-09-01 11:50:58
3(更新版)
蔚蓝听到这里,极度想帮布娃分析分析,他坚信他能把兵小汉同学分析得晶莹剔透。可布娃摆了摆手,没给他这个展示逻辑思维的机会。
显然,布娃已经没兴趣探究那位尘封少年了,把他算一份,不过就是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再添一员罢了。
“那,接下来应该是知青生活了吧?”见布娃忽然面色沉沉,蔚蓝赶紧讨好地问。
布娃没有应答。任何人都不会晓得她爱讲情史的真实原因,更不会晓得她讲情史时的真实心境。蔚蓝也一样。
“知青生活故事最多了,故事多的原因也很多,因为那是一段政治生活,有政治就有危机,有危机就有故事;因为那是一段集体生活,有集体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故事;因为那是一段青春生活,有青春就有荷尔蒙,有荷尔蒙就有故事……”
布娃假做不知不觉状,起身走开,用行为艺术告诉蔚蓝,这话她不爱听。
的确,应该有故事的季节里,布娃却没有故事,难得的一段空白。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下乡那年试行厂社挂钩,厂社挂钩就意味着父母的单位组建集体户;父母的单位组建集体户就意味着集体户里统统的都是发小;(这是单位福利分房的必然结果)发小间由于门儿清、底儿掉式的了解就很难产生恋情。”每次讲到这处断裂带时,面对疑惑的眼神,布娃都会如同要与蔚蓝对仗一般这样附带说明。
但今天她顾虑的不是这些。她刚刚讲的两段只是在跟蔚蓝调笑、消遣,她不想再刺激他,因为,她爱蔚蓝。
为了不让蔚蓝尴尬,布娃继续迈步,走到落地窗前,很随意的样子用手轻轻按下百叶窗的软片看向外面。
雨仍在下着,细雾般的雨丝阻挡了布娃的视线。
如果不是下雨,布娃是不会跟蔚蓝进入这家小饭店的。
她和蔚蓝是同事,一个单位但不同科室。原来并不熟。导火索是组织想培养布娃入党,让布娃写申请书和简历。布娃一气呵成当场就洋洋洒洒写了16开好几张纸。
材料到了身为联合支部组织委员的蔚蓝手里,他叹为观止。布娃的字也漂亮,文也流畅。
“真是个一表人才的淑女”蔚蓝颇为动心。
“转眼那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布娃想起蔚蓝第一次来叩响她的心门时,不由得感伤的叹了口气。
蔚蓝注意到了。
他喜欢刚才像讲童话一样讲自己过去的那个单纯快乐的布娃,而不是现在顷刻之间就分裂出来的困扰忧郁的布娃,后一个布娃让他心痛而紧张。但,遗憾的是,这一年来,大部分时间里,布娃都是后者。
他感受得到,布娃有多么喜欢自己,可他们的关系就是止步不前,一直停留在柏拉图的怪圈里,只有精神,没有肉体。
当然,这是高尚的,因为两人都有各自的家庭。
当然,这是纯粹的,因为爱只需要撞心。
“可我是男人啊!”每每蔚蓝按捺不住时,就对自己大吼。男人他就应该……应该怎么样?……嗨!
蔚蓝很受煎熬。
他确认自己是真的爱布娃,而绝不是其他任何玷污爱的那些可能。
爱就要尊重。
他等。他等水到渠成。
可,都一年了……。
他不止一次地祈祷:让柏拉图去死吧!(这个已经不用他祈祷了)让布娃变成西门庆吧!(为什么不是潘金莲?大概角色可以不分男女)
神灵们均无语。
柔弱忧伤的女人比起志得意满的女杰更容易让男人动心。倚窗而立的布娃的背脊看上去那么纤细,愁闷仿佛能瞬间将她推倒。
蔚蓝马上起身奔过去,一把从后面揽住了布娃的腰。(真有点像原老师!)
布娃把自己的双手轻轻放在蔚蓝的手臂上抚摸着。
蔚蓝以为得到了首肯,欣喜若狂之余稍稍有点犹豫:“两手是先上移到她胸部好呢?还是先下移到她胯间好呢?”毕竟他压抑太久了。
就这瞬间,布娃幽幽的说:“都该回家了。”
蔚蓝一下子软了,从腰杆到小弟。
沉默片刻,蔚蓝缓缓放开布娃,然后又猛然扳着布娃的双肩把她转了一百八十度。他是想发火的,他是想对着布娃狂吼的,他是想说:“你总这样,我是要得前列腺癌的!”
可是,当他们脸对脸时,他惊愕地发现布娃早已泪流满面。他的心疼得一颤,一把将布娃拥在了怀里。
“好了好了,又没人逼你。只要我们心里有就够了。”蔚蓝柔情似水的安慰着。
这话与其说是在安慰布娃,倒不如说是在安慰他自己。
其实,蔚蓝特别想说的是“到底为什么?”但他还是忍住了。
他替布娃擦了擦眼泪,拉起布娃的手说:“我们回去吧。”
日期:2014-09-01 11:52:22
4(更新版)
布娃到家时天已很晚。
家里漆黑一片。
总是这样,不管多晚,迎接她的,永远是寂静和黑暗。
她伸手打开客厅的灯。
她发现餐椅被从餐桌下拉了出来,在正对着餐桌一角处斜放着。
不用回忆也知道,这不是自己干的。因为布娃酷爱整洁,物品乱放或者摆放不整齐是她绝不允许的,(她一直怀疑这是不是强迫症的表现)尤其是在外出之前,她总是把家里每一个角落都查看安置一遍才会放心离开。这是惯例。
今天出门之前也不例外。她确定。这不用再议。
丈夫刘贵富已经出差两天了,说的是后天回来。
那么……谁来过呢?
如果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布娃会感到恐怖,会觉得是被小偷光顾了。
不过今天不会了,因为这种事隔三差五就会发生。第一次是她回来时发现花瓶碎了,但又被胶带草草缠上放在了原处;第二次是她回来擦脸时,毛巾上黏糊糊腥耗耗的液体弄了她一脸,她当时就吐了;第三次……布娃已经懒得再回忆了。
她的结论是:丈夫又把人带回家来了!
布娃走到那把餐椅前,缓缓坐了下来。她发现,坐在这个角度,脸正好对着卫生间的门。
她起身,去把卫生间的门推开,又回到那把餐椅上坐下。现在,她可以通过卫生间敞开的门看到里面的浴室。所谓浴室,就是在坐便器旁安装了一个大浴盆,浴盆不靠墙的这一侧挂着浴帘。浴帘嘛,可拉可不拉,如果拉上帘子,淋浴时水就不会渐到外面,否则相反。
布娃又一次起身,走进卫生间,在浴盆外的地上,找到了残存的一小汪又一小汪的清水。
她顺手把浴帘彻底推到一边。她再次回到那把餐椅前慢慢坐下。这回,她可以对正在洗澡的人一览无余了,假如那里有人的话。
就是丈夫领人回来了!
布娃已经毫不怀疑她的判断。她现在纠结的问题不是是与非,而是,那个人……她到底是谁?
刚出现这种情况时,布娃想过蹲守、跟踪、监视等等手段,但发现一个也行不通。
先说蹲守。蹲哪儿呢?她家是7楼不是平房,不存在房前屋后、残垣断壁处藏身设伏的可能。这里没有院子,如若蹲守,只能在一楼大门附近。假如两人分头进入,不认识女的也无妨,只要看到刘贵富进楼,若干分钟后再跟进就可捉奸。可是,他们住的是刘贵富单位的房子,(那时福利房还没有转变成商品房)布娃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两年多,这一个楼甚至前后几个楼的人大概齐相互间都认识。先不说布娃有没有那么多空闲,姑且算是有,也没办法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可能几天十几天的总站在楼下不动,别人会怎么看?你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哪天来,他又不会事先通知你。
再说跟踪。布娃一向对影视剧里妻子跟踪丈夫的戏份颇不以为然。你试想啊,他要穿衣走人时,你则要装作若无其事,所以不可能提前换好衣服等在左右;到他出门下楼并且一般还要在窗户看到他的确远去时,你才开始手忙脚乱地换衣穿鞋;你下楼再占用个几分钟时间,到楼下时他早已没了踪影,你跟谁去?这个办法尤其不适合被跟踪者手里有车。除非楼下还有辆出租在等着你,(那是80年代中期,马路上很难找到出租车)这出租还必须在你到来之前先替你盯准他去的方向,这才有微弱的可能追上他。(若在他单位门前蹲守也是同样道理)
刘贵富就开车,自己开,车就停在楼下。所以,试都不用试布娃就知道,这办法她不会采用。
那么,如果找个有车的朋友协助一下,这件事就很容易办到了。可布娃不会。她没跟任何人说过这事。(尽管很多人极有可能比布娃本人更清楚这其中的秘密)
她给刘贵富留着面子,也给自己留着面子。
日期:2014-09-01 11:59:27
5(更新版)
布娃仍在那把餐椅上坐着,像雕塑一般。
今天是结婚纪念日。
她和刘贵富结婚的日子,三年前。
“三年,才三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不仅没有丝毫畅怀可谈,还要一个人面对这把椅子以及这把椅子带给自己的忧怨。
“人生啊,我的人生何时了?”眼泪都听烦了这句话,仅象征性地在眼窝里转了一圈就匆匆回流了,这让布娃觉得眼睛更加模糊而酸涩。
“哗啦哗啦……”
一阵钥匙开门声过后,门被推开了,进来个三十左右岁的男子。
他身高大约一米七五左右,偏瘦,一身藏蓝色西装,内穿一件白衬衣,没打领带,很亮的黑皮鞋,腋下夹着一个暗红色的老板包。再往脸上看,没什么特点,一张不好也不坏的大众脸,估计你头几次见肯定记不住。他剃了个板儿寸,并在上面十分不搭调的扣个棒球帽。
这,就是布娃的丈夫,刘贵富。
“呦,你在家呢。”刘贵富边低头换鞋边对布娃说。
布娃目不转睛地盯着浴室,没回答。
很明显,她想要个解释。
刘贵富走到餐桌前,想把手里的包放在餐桌上。当顺着布娃的眼光望过去时,他愣了一下,手停在半空瞬间,然后继续,把包搁在餐桌上。
他绕过布娃,走进厨房看了看,问:“没做饭?”
布娃的目光仍一动未动,淡淡的说:“你没说今天回来。”
刘贵富重又拿起餐桌上的包,看都没再看布娃一眼,边又换鞋边说:“我出去吃。”
“咣”的一声门响,他甩手走了。
这时,布娃的泪才决堤般泻了出来。
刘贵富是省政府机关的司机,布娃爸爸的专属司机。
他们俩的红娘就是布娃的爸爸。
三年前,布娃爸把他介绍给了布娃。
那会儿,刘贵富才刚刚从部队转业不久。当时正赶上布娃爸原来的司机体检没合格调离了车队,刘贵富就顶替了上来。
刘贵富给人的印象特别老实憨厚,而且情商不低,布娃爸对他印象很好。一天,布娃爸把他请到家里吃饭,于是布娃第一次见到了刘贵富。
那一年布娃已经二十五岁了,可还没有正式处过对象。追布娃的人从来就没少过,各色好男孩在每个阶段都可以组建一支加强连。可是每每让爸爸知道后,他都会强行干预把事搅黄。布娃始终是个十分听话的乖孩子,她从不违抗父命,哪怕她自己再怎么愿意。
可这回她是真没看上刘贵富,跟那些追逐自己的男神们相比,他简直就是个土鳖,连屌丝都算不上。
可刘贵富愿意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姑娘漂亮的,如同商店里的洋娃娃,而且父亲是省级领导干部,这样的姑娘谁放过谁不傻逼吗!
刘贵富无需掂量自己,反正她爸支持,那就追呗。
穷尽各种手段。
布娃爸也适时找布娃谈过一次话:“三娃,我就快退了,想在退之前把你的事解决了。”
“爸,您该退就退,可别因为您闺女耽误了您颐养天年。”布娃总爱跟爸爸亲亲热热的开玩笑。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