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之夜,在太平洋彼岸,旧金山郊区的海滩上,来自中国东北的女孩,跟随工程师Kevin躲进一座废弃的灯塔。灯塔外海浪咆哮,灯塔内漆黑一片,寒冷和恐惧围绕着两人。陪伴他们的,只有一只微型的‘机器虫子’,和从美国最大的手机制造公司总裁的保险箱里取得的一支硬盘和一张便签。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大逃亡就此揭幕:丢失的高科技密旨到底在哪里?商业帝国的元老又是被谁谋害?三代家族,六地空间,惊心动魄,偷天换日。终极谜底究竟藏在何处?
这是继《秘密调查师》之后,我所创作的第二部都市悬疑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北漂女孩,无意间卷入美国商业巨鳄的终极阴谋,辗转北京、硅谷、台北、上海、香港,最终绝地反击,揭秘真正谜底的商业悬疑故事。虽然有读过的朋友说这故事有好莱坞寻宝大片的感觉;其实故事里很多细节都取材于真实的经历。我从事了多年反欺诈调查的工作,服务于全球五百强的公司,以及各大银行,律所和金融投资机构,也处理过全球上千综秘密商业调查的项目。这故事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一综某跨国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的‘捉贼’大案。那段日子,我曾频繁往来于中日美港澳台六地,曾经在台北机场秘密和‘线人’街头,曾经在洛杉矶假扮过游客,也曾在东京草草写过‘遗嘱’...... 看似表面简单的金融欺诈,没想到层层剥到最后,却演变一桩隐藏着跨国公司高层秘闻的政治斗争。世间充斥着贪婪和奢求;人们往往羡慕别人拥有的财富、权力或感情;付出巨大代价索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去偷,去抢,去骗。可他们不知道,自己拼命想要得到的到底是什么。真是财富,还是又一个骗局?
或许一切炫目的财富和权力其实都是谎言。
这故事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小细节,比如硅谷公司神秘的高科技大厦;工程师Kevin手中神奇的‘黑色昆虫机器人’等等。这些剧情的素材,同样来自我的自身经历。理工科出身,早年曾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参与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民用化设计项目和美国国防部军用智能机器人的项目。故事中描写的智能机器人“虫子”就是在斯坦福实验室里为美国国防部研制过的仿生学智能军用机器人。当年还在实验室里养了一大缸从亚马逊热带雨林里抓来的超级大蟑螂,研究它们的生活和运动习性。
所以这个故事不单单是个悬疑和破案故事,在密集的情节中,几位主人公也在经历情感的过山车;亲情和爱情的交织;奋斗和事业带来的挣扎。我相信,这除了紧张刺激,您也能从故事里读出悲伤和温暖。
希望您喜欢。Happy Reading!
日期:2013-12-08 23:08:10
夜色已深,喧嚣未尽。
硕大的停车场,贸然躺在一片钢筋水泥之中,仿若密林里突现的大湖。若在白天,这里能容纳上千辆车。正值旧金山国际机场的航线之下,从空中俯视,硕大一片金光。国际航班的乘客常因看见它而惊叹: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硅谷!这就是安第斯公司?靠窗的乘客们纷纷掏出 Anphone隔窗拍照。 Anphone是安第斯公司的王牌产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 30%。 正如其公司的宣传口号:拥有 Anphone,你就拥有一切!
安第斯公司的声望,绝不辜负那一片耀眼金光。但此刻正值夜深,金光不在,停车场变成密林中一片辽阔静湖,因沉睡而毫无波澜。湖中孤立一座“灯塔”,那是安第斯办公大厦。虽只 20层,依然极其醒目,如帝国心腹的纪念碑。日光灯都熄了,只剩楼道中彻夜不灭的节能灯,辉煌中透着阴森。
大厦中有这样一间办公室,位于顶层最中心的位置。没有窗,四壁装着金属隔音板。办公室的大门正紧闭着。没有门牌,没有任何标记。正如这大厦里所有的房门——银色金属板块,与金属墙壁融为一体。它们仅仅识别自己的主人和拥有授权的访客。当访客靠近,房门表面自动浮现一排墨绿色液晶小字,显示房间主人的身份。属于这间办公室的那一排是: Mr. Andes。
董事长办公室, “21世纪最伟大公司”的心脏。然而此刻,金属门上什么都没有,因为并无计划内访客。整条走廊空空荡荡,节能灯的照射下,仿若一条巨大而阴森的金属排气管道。
金属门的另一侧,却有一束幽幽灯光,来自一盏台灯,高居办公桌之上。台灯实在小巧,办公桌又过于庞大,使灯光显得格外昏暗,勉强覆盖三分之一桌面,任由黑暗在房间中肆虐。灯下蜷缩着一个瘦小身影。那是一位风烛残年的驼背老人,被宽大的灰色西服所包裹,瘦骨嶙峋,苍老的脸像一团揉皱的白纸,密布沟壑,雕塑般木讷僵硬。双目更是格外黯淡,好像两个无底深洞。洞底的大脑,似已停止运转多年。
老人突然一阵干咳,肩膀带动周身抽搐,苦不堪言,却毕竟赋予了身体生存的迹象。老人缓缓移动右臂,食指滑过桌前一排按钮。嘤嘤一阵细声,桌面敞开一扇小窗,露出由矿泉水瓶排列而成的矩阵。四行五列,如等待检阅的士兵。老人缓缓拿起一瓶,拧开了盖,凑到唇边。涓涓细流,从嘴角一线而下。喉癌手术后遗症。大剂量放疗,彻底破坏了唾液腺的分泌。秘书每日需确保办公室的矿泉水储量, 20瓶缺一不可。
老人饮水之后,缓缓点燃一根香烟,一缕烟气徐徐而升。房顶一盏红色警灯骤然闪烁:“警报,探测到有人在吸烟。本大厦为禁烟大厦,吸烟将处以 1000美元的罚款!
”老人缓缓将手伸向半空,指尖蓝光一闪。那是一枚巨大的戒指,镶有深蓝色宝石。警灯随即熄灭。电子合成的女声改用温柔的口吻:“安第斯最高授权验证成功!对不起,安第斯先生,您是可以吸烟的。不过请您少吸。祝您健康……”电子声音未了,老人又是一阵狂咳,烟灰散落在案头的报纸上。当日的《华盛顿邮报》,赫然展示着大字标题:
安第斯公司年度会议将于 12月 10日在旧金山召开,举世瞩目的 Anphone 7.00,或将揭开神秘面纱!
日期:2013-12-09 10:30:02
Anphone 7.00,世人拭目以待。超级智能“动态思维系统”,强化了 Anphone 6.00所拥有的人机语音对话功能,不仅能同机主闲聊解闷,还可提供各类信息咨询,甚至心理辅导,指点人生。小小手机,胜过万千专家导师。加之三维立体成像,被誉为自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改写人类文明。传闻版本各异, 7.00核心芯片的设计,即便是安第斯公司的高管也无人有缘一见,除了总裁安第斯。秘密外包的研发设计,一切皆由安第斯一人操控,举世瞩目的秘密,就锁在总裁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咳嗽终于止住。老人呆坐了片刻,再饮过几口水,指尖轻握座椅扶手。座椅随即旋转 180度,缓缓滑向墙边。老人摸索一阵,墙壁无声向两侧分开,露出巨大的保险柜。老人轻触指纹识别器,指尖不住地颤抖,输密码的过程同样艰巨而漫长。终于一声轻响,柜门平移而开。老人伸手入内,摸出一件黑物凑到眼前,黯然的双目随即有光划过,稍纵即逝,正如嘴角浮现的笑意。
“安第斯先生!您的车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回家了!”植入墙壁的扬声器忽然发出声音。老人踌躇片刻,把黑物放回保险柜。待墙壁闭合,从衣兜里掏出花生大小的一粒微型话筒,别在衬衫领口。老人缓缓开口,声音却非来自口腔。植入墙壁的扬声器发出沙哑的声音: “Kevin,请再给我五分钟!
”
座椅缓缓驶回办公桌后,老人按下桌上的另一颗按钮。办公室的大门敞开,走进一位精神抖擞的亚裔青年,毕恭毕敬道:“安第斯先生,可以回家了吗?
”
老人呆坐片刻,仿佛年轻人的声音需经数秒才能抵达鼓膜。“再待……一会儿。”植入墙壁的扬声器,再次发出沙哑断续的声音。
“好的,安第斯先生。不过还是请您不要耽搁太久。夫人特意交代过,让您早些回家休息!
”
“Kevin!”年轻人转身要走,却被老人喊住。年轻人回身看向老人,心中不禁微惊,老人眼中显现出许久不见的光芒。“安第斯先生,您有何吩咐?
”
老人缓缓抬手,取掉领口的微型话筒。年轻人立刻会意,忙俯身把耳朵贴近老人嘴边。老人竭尽全力,终于发出气若游丝的声音:“你的……任命书。”老人从报纸下面抽出一张纸。年轻人接过来,飞速看了一遍,惊道:“安第斯先生!您不想让我留在您身边了?
”
老人大口喘息,然后缓缓摇头:“我的日子,也不多了。 ”
“不!您就像是我的父亲!我必须留在您身边!
”
“Kevin!”老人再次轻呼年轻人的名字,额角青筋暴出,“去做你应该做的!不能让一切都落在他的手里!”老人呼吸变得急促,接近窒息边缘。
年轻人连忙点头:“我听您的!
”
老人表情松弛下来,缓缓从报纸下面取出一只黄色大信封:“把它带走。”
年轻人稍作迟疑,抬头仰望屋角的摄像头。
“我敢打赌,那帮笨蛋在看橄榄球赛。”老人喘了几口气 ,“现在把它拿出去,放进车里……如果有人拦住你……就把它……拿回来!”最后一句,仿佛耗尽周身气力,枯瘦的身体随即深陷座椅,双目再无光芒。年轻人把任命书和信封藏进西服,向老人深深一躬,转身走出房间。
老人缓缓抬手,拧灭了台灯。黑暗顿时将一切淹没,只留一只电子钟上的幽幽绿光: 11:30 pm。
日期:2013-12-09 11:09:44
7:30 am,床头的电子闹钟一丝不苟地响着。北京交通台的广播如不速之客,清脆嘹亮,缺乏逻辑:拥堵,事故,临时交通管制,祝您一路畅通。
一只白皙的手臂,从大团棉被中伸出,一把关掉了广播。数分钟之后,钻出一头乱发。露巧玉张牙舞爪地低声诅咒:“本月第二次迟到,再来一次就要被扣工资了。草根北漂,扣掉几十会肉痛,扣掉几百就会饿肚子。 ”
淋浴,吹风,穿衣。涂脂抹粉就免了。十五分钟之后,巧玉顺利把自己塞入一号线地铁,成为“沙丁鱼罐头”中的细小一块。牛仔裤,运动鞋,过时的羽绒服掩盖了她玲珑细小的身材。齐耳短发,干净、利索、简朴,毫不妖娆。美貌若常常藏匿于平凡之中,连自己都会忽视。当然这常常与爱情有关。爱情常逼人忽视一切。露巧玉的爱情,如一场失控的马拉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路标早已不明。
地铁车厢里充斥着咸鱼的气味。陌生人被迫相互依偎,无可选择。180元的山寨手机,赶在这当口突然在裤兜里震起来。但震动得再欢也是徒劳,地铁里拥挤得手无法伸向口袋。估计经理又要冷言相待了。露巧玉是一名外企行政人员,需时刻准备被老板传唤。大专学历,空洞的专业,缺少工作经验和本市户口。唯有苦读英语,好歹迈入外企门槛,加上聪明伶俐和无限延长的工作时间,月入五千已实属不易。
列车到达国贸站,巧玉被人流推上地面。白雾弥漫,空气比车厢里爽快百倍。国贸三期挣扎着露出半截身子,似是对美领馆空气指数的殊死抗争。巧玉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未接来电并非来自经理。巧玉心中微澜,忙拨回去:“请问,是夏可赋夏先生吗?”
巧玉模仿营销电话的口气,谨防手机不在机主手里。“嗯。”
简短的回答,沉闷的男声,证明一切正常。片刻沉默之后,他突兀地叮嘱道:“别乱花钱!听话!
”
日期:2013-12-09 12:57:27
巧玉和可赋相遇于两年之前。那是一场无聊的公关派对。她来自客户方,他则服务于公关公司。她和他皆为无名小卒,群众演员,无须时刻出镜。两人不约而同逃到酒店的花园。他请求和她共享一条长椅,却并无下文。街灯倾斜而下,他穿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裤,袖子挽至肘部,面容清瘦而略显憔悴,夜色中的剪影近乎完美。两人沉默着坐了良久,谁也不想先离开。直到同事远远叫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充分暴露乡土气息,令她略感难堪。他却鼓足勇气:“原来,你是一块精巧的玉。”
她答:“不,我只是一滴露水。”他又说:“我喜欢你的名字。”她意识到他的虚伪,却欣然和他交谈下去:他们年龄相近,来自同一座东北小城。幼年时曾走过同一条街道,却在千里之外才知道彼此的名字。
他们工作的地方相隔两站地铁站的距离。连续两周,他几乎每晚驾车等在她公司楼前。白色自动挡的捷达,车内陈设简单而整洁,有香烟和香水的混合气息。他们共进晚餐,之后他送她回家。她下车后,他摇下车窗,并仔细检查她坐过的座位,皆被她远远所见。他们谈论各种话题,却极少触及感情。她很知趣地故意不提,而且剪短头发,从此不再擦香水。他的工作繁重起来,她便搭地铁到他在建外 SOHO的公司,陪他加班到深夜。那是一片苍白的楼群,在京城颇有名气。她拎着吉野家的快餐,乘电梯到达 15层。楼道里同样是一片纯白,让她联想到医院,而她则是病人。病症来势凶猛,无可抵御。他为她开门,流露愉悦之情。公司是一套大三居,此刻只有他俩。他们在会议室里吃掉快餐,他闭掉灯,轻抚她的腰身。他的皮肤炙热如火。宽阔的落地窗外,是一片浮于半空的城市灯光。
后来,不论工作多寡,他皆为她加班,她则继续为他买吉野家或麦当劳。周一至周五晚八点至十点,两人形影不离。周末他则没有任何音讯。她从不过问他去了哪里,也从不主动打电话或发短信给他。但她开始关注交通广播,从早到晚地收听。她猜他会在这城市的某一段道路上。她幻想坐在他身边,看拥堵的车流。
日期:2013-12-09 20:20:52
一年半之后,激情渐渐淡却。他更换了工作,他们相隔八站地铁,而且需要换乘。他也不再拥有加班的借口,她下班仍去找他。他们不再共享晚餐,他只匆匆送她回家,每天共处的时间由两小时变为 40分钟。起先他把她送至公寓楼前,后来只到巷口。对话渐渐稀少,有时一路沉默。 QQ变成最主要的交流工具。他回复得并不及时,有时一天只两三句,但每天清晨依然坚持主动打给她一个笑脸或拥抱,促使她 8小时后快步下楼走入地铁,奔向 40分钟的短暂相聚。她常暗自因为路途拥堵而快乐,因 41分钟而感到满足,因 39分钟而感到落寞。工作繁忙时,她到家后再折返公司,做完该做的工作。然后在公司露台上呆坐一夜,静观远处高楼渐显的明亮边缘。
如此又过了几周,他开始频繁出差,有时十天半个月不见。起先对巧玉是煎熬,渐渐也能习惯。他们偶尔在车里短促相拥,他的身体格外温暖,她心中再无波澜,下车后才觉分外寒冷,即便只是初秋。她下定决心,将一切延续到她的生日。因为她有十足把握,他不会记得那一天。那天他果然没有特殊表示, QQ整天都很安静。她一天忐忑,到下班关电脑后,心中反倒释然,因为一切好歹有了终结。下班后她仍搭地铁前往他的公司,暗自当成最后一面。 40分钟一路无言,她打定主意用短信结束一切。她正要下车,他却取出一块蛋糕和一根紫色蜡烛。他和她吃光了蛋糕,在车里坐到深夜。他当着她打电话撒谎,说在和同事谈心。她下车时心中充满幸福,到家时嘴角还留有微笑。当晚她很快入眠,却在凌晨醒来,看到窗帘缝隙中的一缕微光,突然痛彻心扉。她再次下定决心,要在最短时间内忘掉他。待到清晨,她又向自己妥协,不如再持续三个月,等到他的生日,送一样他最期待的礼物,不论价格多么昂贵,以此画上句号。
日期:2013-12-09 23:41:48
“知道。不会乱花钱。 ”
巧玉挂断电话。可赋的生日在三周之后。两年的相处,他对她也绝非毫无了解。收入微薄的独身女人,租住简易老楼,一切精打细算,对他却慷慨大方。两年前,她曾花掉整月工资,送他一台 Anp3——去掉电话功能的 Anphone。那时 Anphone已是世界潮流,但尚未在中国大规模普及。国内售价昂贵,堪比电子产品中的 LV。他也曾怪她乱花钱,欣喜之情却溢于言表,把 Anp3珍藏至今。他不好吃穿,爱好皆在电子产品,但从不任性购买。他需养家糊口, Anphone相当于整月收入,不在他承受的范围之内。
红绿灯变换了颜色,行人们皆按自己的意愿穿行。巧玉被人流裹缠挟带。喇叭声此起彼伏,都是徒劳,好像路边广告牌上的大幅头像,路人皆面色凝重,他却独自开怀大笑,白色手机贴在耳畔,下书一行大字: “Anphone 6.00,拥有它,你就拥有一切!
”
Anphone,送可赋的最佳选择。每部五千八,西单专卖店的价格,而且长期断货。黄牛的价格更高。推出数月依然抢手。价格不是问题,即便远超税前月薪。但黄牛的货不能保证质量。巧玉对着广告画驻足流连,心中备感失落。
“小姐!您想买 Anphone?”一个身材苗条的女生出现在巧玉面前,微笑着递上一页传单,“明早八点,西单安第斯专卖店派发预售票!领到预售票,除了可以凭券购买新款 Anphone,还将有机会抽奖获得免费 Anphone!”女生眨眨眼,“说不定,能抽到全新的 Anphone 7.00呢!
”
女生的双目明亮清澈,仿佛蕴含特殊的能量。传单光鲜亮丽,白色手机光芒四射,散发无限诱人魅力。巧玉周身热血沸腾,有一种势在必得的冲动。她想问问那女生,需要提前多久排队才有希望,一抬头,那女生却已走远,急着向别人发传单去了。巧玉仔细折好传单,塞入黑色皮包,费力拉上拉链。皮包购自西单,耗资 120元。拉链存在缺陷,平时难以拉拢,任其半开着,此刻包中放入了希望,所以不知不觉中多用了些气力,拉链竟然就被拉严了。
日期:2013-12-10 11:16:03
午夜的西单安第斯专卖店,门前早已人满为患。有人坐板凳,有人坐报纸,有人在卖小马扎和方便面。保安用黄色胶带隔出扭转的通道,再用隔离墩把人群分割成十几个方阵,每个方阵聚拢约二十人,好似事故现场,又像难民营地。
巧玉得以排在第七方阵,前面不过百来人。据传,购买券应有数百,巧玉自知胜券在握,心中稍稍踏实。众人互相打听代购费多少,巧玉方知排队者大多是受雇于手机黄牛。改革开放三十余载,凭票供应的模式悄然重现。一张购买券能换千元。若能抽中免费手机,购买券价值更要翻上几倍。但即便如此,巧玉决不会用它套现。
那长方形小东西的意义,决非金钱所能衡量。
那该是个完美的句号。她本是一滴露水,在夜晚凝聚,在清晨消失。
北京初冬之夜,寒意刺骨。凌晨两点一过,天空漫起细雪,引来人们的一阵低声诅咒。怨天怨地,怨物价飞涨,怨黑心商人,怨饥饿销售。故弄玄虚,是安第斯公司惯用的策略。正如 Anphone 7.00的设计,锁在总裁保险柜里,绝不能为他人所见。遮掩即是挑逗,秘密则为筹码。人闲则少不了八卦。帝都不凡之处,在于底层人民亦堪比哲学家,吃着地沟油关心国际政局。巧玉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心中全不在意。只盼早些天亮,结束漫漫寒夜。随身携带的热茶早已喝光,咬牙再买热水。穿军大衣的外地女人,手提热气腾腾的大铝壶。五元一杯,明显敲诈却生意兴隆。两杯热水下肚,身体稍觉温暖,巧玉把头埋入双臂,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巧玉在一阵小小骚动中惊醒,周围人都站着,建立层层人墙,只有头顶留着一小片微亮的天空。巧玉也忙起身,随着众人翘首而望。安第斯专卖店内已灯火通明,门前增出许多保安。抬手看表,七点三十分。人群蠢蠢欲动,好像涨潮的海水,积聚了整整一宿能量。巧玉却在体内感到另一股力量,源自五元一杯的开水,亦欲破堤而出。忙又缓缓坐下来,内心追悔莫及。然而为时已晚,膀胱的反抗一波胜似一波,后背一阵一阵发冷。人群再次小规模骚动,巧玉挣扎着起身,人群反而又平静下来。七点四十分,距开门发券还有二十分钟。身边几个人倒是义气,纷纷让她放心,地方为她留着。
日期:2013-12-10 14:03:04
巧玉挤出人群,钻出隔离带,狂奔到最近的厕所。一阵钻心酸麻,之后是畅快淋漓。街上却突然喧声四起。巧玉大惊,慌忙提起裤子跑出厕所。人群已然乱了方寸,变作黑压压一大团,向着专卖店大门蜂拥而去,喊叫咒骂混作一团。巧玉一头扎向人群,不顾一切却已徒然。人人皆在努力,人群因而缩小,但仅仅是增加密度,相互位置并无本质变化。如此僵持了许久,专卖店的大喇叭突然发声,嘹亮而令人绝望:手机预购券已发放完毕,各位请回。
人群哄然而散,叹息咒骂声此起彼伏。巧玉被爆裂的人群弹到马路边,泪水突然涌入眼眶。天大亮了,雪也停了。天空蔚蓝透明,清爽得令人心碎。或许是老天安排。梦未圆,缘未尽。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又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清晨。这是西单,并非国贸,上班仍需半小时地铁。巧玉转身拔腿猛走,眼前却突然一黑,一头撞上某人。对方惊呼一声,悠悠地倒了下去。巧玉心中一惊,伸手拉了个空,脚下却也一滑,两人一起跌坐在薄雪覆盖的人行道上。
对方是个老妇人,年过六旬,灰色卷发,穿旧重的棉衣,着装打扮不像久居京城之人,倒有几分东北老乡的感觉。巧玉赶忙起身去扶,老妇却并不配合,坚持坐在地上,口中不住呻*。两人瞬间被看客包围,众人议论纷纷。巧玉细看那老妇,眼窝深陷,目光恍惚,不禁又急又怕,不敢再硬拉。过不多时,老妇回过神来,嘴里不停喃喃:“这是咋了?我这是咋了?”老妇果然操东北口音,而且来自离朝原不远的地方。巧玉连声道歉,问她哪里不适,对方却一脸敌意,忙着从地上爬起来,也不许巧玉来扶,边嘀咕边呻*:“走路咋不瞅着点儿?横冲直撞的,当在你自己家呢?”巧玉再次道歉,问她要不要去医院。她低头看看自己,又活动活动胳膊腿,摇头道:“得了,拉倒吧!我还有急事儿呢!以后走路稳重点儿,像个姑娘样儿!不然哪家敢娶你?”围观的人群里有人窃笑。巧玉心中一恼,从地上捡起皮包,拔腿走出十几步,又觉不妥,再回头,人群已经散尽,老妇人也走远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