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碎片
作者:
望月听鱼
日期:2012-5-25 15:13:00
楔子
现在的穿越小说、穿越剧实在是太多了。动不动就穿越到古代,男的要么当个王爷,要么作个将军,女的不是格格就是嫔妃。整天就是围着王宫转,不是列土封侯就是宫斗,个个都是英雄美女,天大的本事。好像整个地球都围着他转,没他一天都不行。烦不烦啊?有没有看得都想吐了?
且不说到了古代,生活方式习不习惯,如果你能在那个年代活下来平平安安过下去,那就算相当了不起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古代的汉字你认识吗?古代汉字可都是繁体字,现在的人能认识几个?你认都不认识,怎么能看得懂皇上的手谕?还有,古人写书稿,上折子,用的都是文言文,讲求一字一意,言简意赅,你会写吗?看得懂吗?看不懂是吧?那你就死定了,“咔嚓”一声,人头落地。还有很多我们现代人根本不知道的事物,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人说了,穿越题材本来就是虚构的,让大伙看看图个新鲜,消遣一下。没错,小说就是虚构的,小说就是编故事,但请编得像样点行吗?让人看了后,觉得“唉~是那么回事!”,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蛮真实。别让人一看就是在瞎编,没点历史底蕴。瞎编不是写小说,如果瞎编的故事可以成为小说,那人人都能成为小说家。
小小地发了通牢骚,各位看到这里,心里可能会想:你说这么些话什么意思啊?
嘿嘿,也没别的什么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也想写篇穿越小说。
什么?你也想写穿越?一开头你就把穿越小说喷得屁都不是,喷完了回过头来告诉大伙儿:“我也想写穿越小说,欧耶!”你是在说相声呢?
不是不是,各位听我解释。我并不是不认可穿越小说,只是认为小说要体现自身的特点,小说就是要力求真实感(不是真实),让人感觉像那么回事。情节可以离奇,但涉及的细节、架构应力求逻辑性。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请各位看看我写的小说。第一次写,肯定有很多贻笑大方之处,尽请拍砖。无非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有趣想法,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我写的穿越小说,不是穿越到古代,而是穿越到未来,一千年以后。对,就是3012年!啊,那不就是科幻小说吗?呃……暂且算吧。
讲故事之前,先问大家个问题,有谁知道3012年元旦是星期几吗?问问度娘,或者谷歌?哈哈我敢保证你查不到,就算是万年历也没有这么后面的年代日历。
我来告诉你:3012年1 月1日,元旦,星期四。不信?不信你可以自己去算算看,如果你有耐心,或者好的方法。
这就是我说的细节,让人第一感觉有真实感。以后我会让大家体验更多的真实感,我来想象,你来体验,希望我们一起能把这个故事演绎得精彩一点。
3012年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简单和大家说下那时候的大致地理情况,有关其他的信息,我会在小说中慢慢为大家呈现。
一千年以后的地球,由于二氧化碳大规模的持续排放,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很高的浓度,产生的温室效应不断放大,全球气候变暖。
持续的暖气候,终于使南北两极的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所有的岛屿和濒海陆地。至此,地球上80%以上面积由海洋覆盖,原来的高原变为平原,平原地区变为濒海城市,某些濒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岛礁。
南北极的消融导致地球磁场产生紊乱,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由此引发了几次大海啸。海啸使得海水倒灌,污染了几乎所有的淡水资源。
所幸一千年以后,人类已经掌握了先进而廉价的海水淡化技术。因此,人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濒海城市入海口都有巨大的吸水管道和淡化装置。
内陆城市靠濒海城市提供淡水,利用绵延数千里的输水管道不间断地将淡水引入城内,以供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之需。因此,当你在一千年以后俯瞰大陆,发现城市之间规模壮大,数量众多的管道时,请注意,那不是输油管道,而是输水管道。
那么输油管道在哪里?从上往下俯瞰,怎样区分输油和输水?非常抱歉,不用区分。因为一千年以后的地球,已无一滴石油。
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早在26世纪末,地球上的石油已被人类消耗殆尽,所有石油成品和衍生品都从人类的工业产品目录中消失。只有从历史书中,人类的后代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一种储量巨大的能源叫做“石油”。
人类被迫寻找其他能源,以代替石油成为传统的动力来源。最便捷和可靠的办法是电能。几百年后的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相当发达,能够利用各种技术轻而易举地生产出数量庞大的电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水力、沼气、风力、太阳能等,而最主要的发电手段是利用核能。有关核能的运用(31世纪的核能技术)另辟章节详述。
人类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陆地面积变小,人类居住的相对密度相应提高,迫使人类不得不将城市建筑造得更高,以解决居住和其他社会问题。
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出行和城市交通需求,城市道路从低到高分为好几层,通常有四至五层。道路的连接、周转和支撑就依靠那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城市建筑承担。
因此,当你同样从空中俯瞰城市时,你会感觉整个城市就象一根根火柴棒被一圈又一圈乱七八糟的钢丝缠绕着。
这就是3012年大致的地理情况。我们的主人公就穿越到这个年代。
日期:2012-05-25 15:16:26
第一章
主人公的姓名叫李波,是个80后大男生。辛辛苦苦念完大学,硕士毕业找了份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象牛一样拼死拼活,没日没夜地工作,一日三餐吃得跟狗食一样,住在破破烂烂的出租房里,房租还不低,每天晚上回家累得趴在床上就睡着,跟个死猪似的。
寻思着就这么一天天地过日子,实在是凄惨。于是决定报考公务员,辞掉工作闭门在家恶狠狠地复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然更是人品爆发,于百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被民政局某事业单位录取,属公务员编制。
都说公务员是个金饭碗,工资奖金比一般企业都高,还没什么活,整天到单位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刷刷微博聊聊天。可到了单位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每天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不说,还要天天看领导脸色,单位里的人个个都象魏忠贤,看见领导跟个太监似的屁颠屁颠,背地里勾心斗角,整天琢磨着算计别人,自己升官。最可气的是工资根本不像外界说的有多高,和以前在企业拿的差不多。这日子过得太压抑了,李波实在是受不了。
由于工作收入不高,又不是富二代,因此已经三十岁的李波至今还是光棍一条。没车没房,想找个女的裸婚?做梦去吧!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李波穿越了。至于怎么穿越的,这是李波的一个秘密,他可不想说出来,毕竟这有极高的危险性和随机性,万一大家都来模仿,穿越不成反而造成人身伤亡,这就杯具了。
总之,李波是穿越成功了。而且不是穿越到古代,是一千年以后——3012年。还有一点值得庆幸,穿越到的地方使用的语言是汉语,周围的人也感觉和自己一样,都是中华民族。
对面阴暗角落飘来一句:“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一巴掌拍死,这是一千年以后,世界格局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前面已经说了,3012年地球上80%以上的面积由水覆盖。经过千年的演化,随着陆地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各种人类文明相互撞击、融合,逐渐形成几大语区。包括汉语区、英语区、拉丁语区、俄罗斯语区、阿拉伯语区等。很多小语种诸如日本语、马来语以及朝鲜语等都作为历史在31世纪的人类语种中消失,只有感兴趣的考古学家才略有涉猎。
每个语区,在主权领土认知上,都单独形成一个邦区。邦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只是相对松散。每个邦区分为若干个大区,大区以某个大城市作为行政中心,统辖周边的小城镇,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立法。
李波所在的城市名叫南明市,是南明大区的首府,属于大中华邦区。
其实,李波最初穿越过来的时间是3011年10月份,经过三个多月的熟悉环境,已经适应了这个年代的生活。现在是3012年1月的晚上,李波正躺在床上进入睡眠状态。醒来之后,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叫早铃声准时在清晨六点响起。
首先是轻柔的鸟叫声,大约五秒钟后转为节奏舒缓的轻音乐,音量比之前响了一些。
持续将近五秒左右,轻音乐变为强劲的朋克音乐,刺耳的声音从床头墙壁内嵌的音箱中澎湃而出。
显然床上的人并没有因此苏醒过来,于是又持续将近五秒之后,从墙上的低音炮中传出如重炮一样的“嘭——”,床被震得剧烈颠簸起来,蔓延开来的震荡波仿佛要将整个房间都震碎。
“啊!”床上的人惊叫着弹了起来,终于,彻底,醒了。
音乐戛然而止,床头墙壁上的板屏显示:3012年1月17日,星期六,室外温度-36℃,湿度20%。
李波揉着惺忪的双眼,向卧室窗边走去。拉开窗帘,看了下外面的天色。哦呵,外面可真冷!窗户被室内的暖气蒸得模糊一片,布满水汽。
自从李波穿越到此,至今有一个令李波无法适应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天气。南明市的冬天实在太冷了,有太阳的大晴天,气温也有-40℃左右。如果是阴天的话,气温还要下降10℃左右。
见鬼,这天气真是恶劣,李波心中暗暗骂道。眺望了下窗外,天气预报说今天是晴天,李波不由得向窗外眺望,想设法看见一缕阳光。
严格地说,即使有太阳,从李波的家里望出去也是看不见的。李波住的这套房子是公寓房,五十平方米左右,包括一间客厅、一间卧室、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公寓房产权归南明市政府所有,请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一般出租给无力买房的工薪阶层。如果租房,市政府还会每个月发放补贴。住在公寓房超过五年,将拥有永久居住权,免房租。直到主人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或者搬迁,或者死亡,政府才收回。
无论如何,李波对此已经相当满意。回想自己以前所处的21世纪,靠自己一点微薄的收入,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如果是租房,房租也不便宜,而且还要天天担心哪天房东把房子卖了,或者其他原因收回不租,自己就得再去寻找落脚处了。
相对于一千年以前,这简直可以算是小康生活了,更何况房间的设施和功能,即使21世纪的富人也享受不到,因为——21世纪还没有这样发达的科技。一想到这点,李波就会露出发自内心幸福的微笑。
从楼层来说,李波住在四十七层,属于中间高度。
31世纪的城市,从高空俯瞰,遍布高耸的大楼,每幢大楼占地面积从六千到一万平方米不等。大楼按功能不同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等。有些大楼为混合功能区,比如住宅和商业、或者工业和住宅等等。当然也有纯住宅区或纯商业区等。大楼一般有一百多层,有的甚至高达二百层。
一个大楼可以就是一个社区,每隔十几层会有超市、药房、快餐店等等生活性商业设施,提供公寓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李波所在的大楼有九十二层,四十层以下是贫民区,四十到八十层主要居住着一般的工薪阶层,八十层以上住的是高收入人群,但总的来说,都是打工者。
真正的富人才不住公寓呢,他们散居在郊区,和打工者可谓是泾渭分明。
洗漱完毕,李波到跑步机上慢跑了半小时,这是李波从大学时代就养成的习惯。跑步机是31世纪最老式的一种,即在跑步时有音乐伴奏,当然音乐可随主人喜好不时更换。最高档的跑步机带有全息镜像,可以模拟多种室外环境,比如森林、山地等,还配有各种自然声响,如喜鹊、布谷等鸟鸣声,让人身临其境。以李波的收入,是买不起的。
但即使如此,李波也已很满足了。毕竟在21世纪,李波还买不起比这更差的跑步机,也不会去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去锻炼,那很花钱。但现在……哈哈,李波再次露出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
这时,客厅的手机里播放出一条新留言,一个悦耳的声音说道:“菠萝,准时到公司,可别迟到了。”
日期:2012-05-26 21:59:23
第二章
来电的是李波公司的女同事,名叫简丹。李波穿越到此,虽是21世纪的硕士生,但对于31世纪的人类社会来说,他就象个小学生。当然如果说得客气点,他的学历最多是初中毕业。
对于此时此地,李波就是个空白。他没有身份证明,没有银行账户,什么都没有。幸好31世纪的社会足够宽容,政府救助部门将他作为不知来源地的新移民进行登记。
然后职业援助中心按照社会职业需求情况,建议他接受一份快递公司的司机工作,并征求他的意见。李波未加思索马上同意,自己这么一个原始人(相对于31世纪来说),能在这个新世纪找到份不错的工作,使自己有能力在此生存下去,那就是个奇迹。
职业援助中心将职业推荐表交给李波,请李波确认签字。一切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对李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职业培训,当然是免费的。培训结束考试通过后,李波被安排到一家快递公司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试用。试用期满,经公司人事部门评定,认为可以胜任司机工作,最后成为公司正式员工。
李波供职的公司全名为腾威福克全球快捷服务公司南明分公司,公司员工三千多人,算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李波初来乍到,对几乎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由于李波对几乎所有同事都表现出谦虚友好,加之性格开朗,很快为他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加之李波爱好健身,体格健壮,大家亲切地叫他“大菠萝”。
简丹和李波同属于公司运输部下属配运调度中心,简丹是李波在公司关系最为亲密的几个好友之一。李波的好友一致认为他为人爽朗仗义,有次好友们一起去酒吧欢聚,其中一个名叫钟平的对李波说:“菠萝,你有古人之风啊!”
李波听后不禁哑然失笑,可不是嘛,自己是一千年之前来的人,身上的习气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由此也提醒自己,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新时代,以致于让人感觉略有特别。当然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待以后慢慢改变吧。
这些人中,简丹尤其欣赏李波。简丹发觉李波不仅谦虚开朗,而且非常好学,原因是她看见李波空余时间上图书馆。
31世纪的图书借阅非常便捷,通常人们通过网上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当然为了满足一些喜欢翻阅纸质图书的人的需求,城市里也开放有存放纸质媒介的图书馆,主要的分类是大幅的艺术作品和地理、历史典籍等。毕竟,如果你通过电脑上网观赏一幅《清明上河图》,总没有站在画帛面前欣赏它更会让你产生美感和发出赞叹。
简丹爱好艺术,她喜欢翻阅艺术史,欣赏其中介绍的数千年以来的中外名画。因此,偶然而又自然地在图书馆遇上了李波。碰到李波的时候,看见他正在桌案埋头阅读《世界通史—大中华邦区公元2001—3000年》,旁边还放着一本历年的邦区地图。
简丹饶有兴趣地和李波交流了一下阅读心得,发现李波对一千年之前的历史地理人文惊人地熟稔,还颇有独特见解,相反对最近几百年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李波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讪笑以对。
接到简丹的留言,李波加快速度吃完早餐,搭乘城市轨交前往公司,于上午八点半到达位于十全路五十二层的公司门口。
31世纪的城市轨交与21世纪的有所不同,形状差不多,但运行方式不同。21世纪的轨交或者是地铁,或者是在高架上的轻轨,31世纪的轨交却是在高架之下运行的,准确点说,就是悬挂在高架之下开动。
众所周知,31世纪陆地面积狭小,城市高耸,交通资源紧张。因此,31世纪的交通规则是高架公路上面跑电车(不是汽车,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汽油),下面跑轨交。
李波走进公司大门,和同事们一起排队通过签到门。然后转弯下楼,来到配运调度中心,领取当日运送清单。所谓运送清单,只是一个电子数据库,详细记录送货地点、时间、收发人等信息。运送清单存储在一个便携式电子本中,称为“登签本”。
李波领了登签本,穿过走廊乘电梯来到发货中心。进入司机储物间,从公司分配给自己的储物橱里拿出公司统一工作服,包括上装、领带、长裤、皮革靴,还有顶印有公司标记的工作帽。
李波穿戴整齐后,进入宽敞的发货车库,那里已经停放了几百辆装载完毕的卡车。李波走到与运送清单对应的卡车车位前。
“嗨,菠萝,下班可别忘了饭局。”从对面步履轻快地走来简丹,手里拿着签登本和卡车钥匙,简丹是配运调度中心核发员。
今天是周末,几个好友约好下班后一起去吃饭,然后去酒吧。
李波冲简丹一笑,“没问题,晚上送我回家啊!”,略带调侃的语气。
简丹眉毛一扬:“好啊,你可要做好服务啊!”
“哈哈……”
看见简丹,李波心情一般都很好,不仅因为简丹令人心旷神怡的身材,还有她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能成功泡上她——从乐观的角度考虑应该有这种可能性存在,那也算是李波在新世纪的一个小成就。
回想以前谈朋友的窝囊样,李波不禁轻哼一声。靠,哥才不找你们这帮八零后拜金女,哥要找就找……呃……这算几零后来着?
“先检查下卡车,然后签字发车。”简丹递给李波卡车钥匙。
李波检查了下卡车,启动后再检查了下,一切正常。然后在简丹的签登本上按了下食指,表示签字通过。
“一路平安!”简丹在车下翘拇指道别。
李波也向简丹翘拇指,点头示意。然后开动卡车驶离车库大门,从大楼三十层出口驶上公路,开往送货目的地。
日期:2012-05-28 00:50:44
第三章
李波将签登本连接到车载板屏上,板屏上显示第一个送货地点是位于城区北部市郊的云健区,距城区约二百华里,云健区属于富人区。
啊,富人区!李波不禁浮想联翩。在之前的工作中,李波有几次为住在富人区的客户送货,因此有机会对富人区增加些感性认识。
李波对富人区的简单印象是:首先都在郊区,其次没有高楼。李波喜欢富人区的环境,那里不象城区拥挤、阴暗,没有层层叠叠的高架公路和巨大阴森的高楼,天晴的时候阳光遍洒大地。只要你愿意,无论在窗前还是在室外,抬头都能看见太阳。
富人区的道路平坦宽阔,路上交通通畅,不时有高级跑车开过,它们外形超酷,色彩炫目,令李波大开眼界。道路两边种植着排列有序的行道树,间隔有花坛。人行道上行人稀少,人人步履悠闲,风度翩翩。人行道后面是一栋栋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别墅,别墅的材质看上去大同小异,但外观各有不同。有的让李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却是李波从未见过的造型。别墅与别墅之间隔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优雅的人工湖。所有的一切,都令李波心旷神怡。
大约三十分钟后,卡车驶离城区,开上通往云健区的引桥。眼前豁然开朗,天气预报没错,今天的确是大晴天,阳光温柔地洒向地面。
如果说城区象是被一圈圈钢丝缠绕着的火柴棒,那么通往郊区的引桥就象是从钢丝球里飘出的丝带,脉络清晰,线条优美。不过李波对此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感觉城区就象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怪兽,引桥恰恰是怪兽吐出的舌头。因此每当李波驾驶卡车驶离城区时,都想象成自己正在逃离怪兽张开的血盆大口,而且同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虽然知道这不是真的,害怕怪兽突然卷起舌头将自己重新吞入口中。每当此时,李波都会下意识地提高车速,向郊区飞驰。
卡车沿着引桥渐行渐低,终于驶上平地。此处有块指示牌,指示前面一段一千米的路面为缓行区,缓行区后是检查站,提醒进入云健区的人提早准备好,以便到达检查站时出示有效证件。
富人区可以随便出,不能随便进,进入需要有效证明。当然,家住在富人区的富人们理所当然能够进入,他们只需步行或者开车到检查站,在监视屏上按一下手指就能顺利进入;还有一群在日常在富人区上班的人,比如环保工人、在富人区酒店或服装店工作的服务员;另外还有一些临时需要进入富人区的人,可能是富人邀请的亲戚朋友,或者是富人聘请的临时保姆、保洁员等,当然也包括象李波一样的快捷公司员工。
富人的亲戚朋友,按照富人的要求,安保部门会在区安全系统数据库中建立档案,享受和富人同样的待遇,即只要按指纹就能进入。日常在富人区上班的人,安保部门会给他们印发特别通行证,进入时须出示证件和按指纹。临时进入的其他人员,富人会通过网络或口头提前告知安保部门,届时安保部门会要求进入人员出示有效证件和按指纹,核对无误后放行。
对此,李波经常会心生感慨。回想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时代,虽有贫富之分,但并未如此泾渭分明。平民和富人可能住的地方不一样,但只要出行,很多时候他们会混杂在一起。他们可能会在同一个饭店里用餐,也可能会在同一个百货公司买衣服,虽然他们开的车档次不同,但他们经常行驶在同一条马路上。
李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富人开始如此地排斥平民,富人区俨然象个行政特区,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进入。
不仅如此,即使作为自然现象的太阳,也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有所区别。生活窘迫的人们居住在低层阴暗的角落,可能终年见不到太阳,而富人却能自由地享受阳光。从什么时候开始,晒太阳也变成一种象征富有的特权。
卡车驶进检查站,监视屏扫描过李波的证件和指纹后,隔离栏自动降下。根据车载导航仪的指示,李波开了一段路以后,最后停在青山南路79号,一幢别墅门前。
李波跳下卡车。喔哦!这是真正的地面,干净、快乐的地面!李波深深地呼吸了几下,让肺部享受片刻甜美空气。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