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古玩骗术笔记——迷雾
作者:
推山入海
日期:2012-6-5 10:03:00
首部深度揭示古玩行骗术的书
讲实战
讲诀窍
剖析心理
解密过程
故事性强,写作手法谐虐,解密古玩众生相
本书是我的第五部作品。全文共计十八万五千余字,欢迎朋友们喜欢,多提宝贵意见。联系QQ745448821
前言
本书是《小钱赚大钱》的姊妹篇,前者讲述了古玩实战及经营技巧,是古玩从业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古玩收藏的最根本的行为就是买和卖,购入和卖出是每个爱好者绕不开,避不过,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所以用一部书的篇幅,从谋略和实战的角度,详细阐述。读了那本书的朋友,对玩古的认识更深刻了,心里一定豁亮了很多。可是,踏入古玩行,还有另一个绕不开,避不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古玩从业者被欺骗问题。
古玩爱好者都有被骗的经历,而且个个经验丰富,说起来哪个都能唠叨一整天,才能把被骗的苦水倒个差不多。然而,被骗不是光彩事儿,受骗的人以此为耻,怕别人知道了丢面子,所以都不把受骗的经历说出来。话说回来,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即使被骗人捂得再严实,被骗的事总会透露出来。不过,外界的有所耳闻,仅仅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到细节就不清楚了;当事者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这是没办法的,谁上来当还到处去显摆,不是傻瓜吗?可是没人说,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造成了骗子的伎俩无法公诸于世,其他人不能做到了然于胸,预先做出防范,致使上当之事时有发生。
被骗是痛心的,不仅被伤害了感情,还造成了经济损失,有了切肤之痛。没有一个人喜欢被骗,谁都想绕开、躲过被骗子们得手的关节,无奈骗子太多,又不乏狡猾者,略摆迷魂阵,善良且贪心不足的爱好者们又着了道。
如果说单纯看不透真假,买错了,交了学费,那是实力问题——眼力不济,怨不得别人。非要强出手,买能力允许以外的便宜,能不上当吗?这个当上得适得其所,没啥可说的。最让人懊恼,也是最让人痛心和愤恨的是中了古玩奸商的障眼法,被他拙劣的骗术给忽悠了,心里那个气,实在吐不出,这就是经营中的骗术问题。
本书不以奸商们如何仿古,如何作假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来作者对那些行当没多少了解,二来那些东西有规律可寻,可以找到破解的诀窍,假如不想依样作假,发扬骗人魔法的话,未必非要把那些独门技术弄清楚。
藉此想法,作者将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归纳一些经验,力图找出识破其骗术的技巧,找出避免被骗的招法,还是在经营实战方面入手,用实例说话。老规矩,坚决杜绝生涩的理论说教,把技巧融入故事中,让朋友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得到一定启迪。
古玩行的骗术不是单纯的买卖那么简单,而是牵扯众多,有前因后果的。骗子用尽手段,无非是先突破买家的防卫心理,使其放松警惕,再用突出的演技,博得认同感,并在购买现场塑造出特别的氛围,激发购买欲望。整个过程异常复杂,哪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把故事讲述得尽量详细,尽量把被骗者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梦等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让骗子的丑恶嘴脸无法遁形。
还是那句老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上当受骗的故事能透露出来,着实不易,能够汇集成书,恐怕是国内第一次,所以朋友们应该珍惜大好的机会,认真阅读,争取在读书中享受乐趣的同时,又有所收获。
推山入海
日期:2012-06-05 10:03:48
第一部分作者亲历
1、新兵上阵乱出手,左冲右突撞破头
前部书说过,某一天,一不小心我被朋友带进了古玩行,成了一位老新兵。
说到老,是因为九一年上,我早跟朋友下乡收过几个月的古董,可以说是老资格了。初涉古玩行的我,脑子里灌满了搞古董收藏发大财的春秋大梦,为此,我买过《国宝大全》、《古玩史话与鉴赏》等书,没事了翻看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眼馋得口水直流,如果不是中国地方大,说不定就会闹水灾拉。知道了那些美妙的故事,我不断地想入非非,盼着有一天,我也获得点石成金的本领,获得好运气,一夜暴富。
真别说,初入古玩行我,运气还真不错,借着网络交易刚兴起的发烧劲儿,刚出手就赚到了几百块钱。几百块钱,虽然数目不大,可来得太容易了,说到容易,可一点不假,比上班容易多了,上班要一天不拉的过一个月,才挣到不多的工资,可做古玩买卖,几乎没费力气,跟弯腰捡钱一样,在满是花花绿绿的地摊上,找两件看着顺眼的货,花不几个大子买下来,到网上一贴,嘿嘿,买家们发了疯似的出价,两个星期就变成几倍的利润,还有比这样的买卖更清爽的么?可不跟弯腰捡钱一样吗?
所以,我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朋友们想象得出,整天笑呵呵的,哼着小曲,磕着瓜子,见了熟人,愿意跟人家说道说道,添枝加叶的吹嘘一通,几乎把吐沫星子溅到人家脸上,可是,那些人听得眼珠子鼓出来如大金鱼,非常羡慕的神情,被溅了唾沫星子根本觉察不到,早大张着嘴,眼看要惊掉下巴。
日期:2012-06-05 10:18:13
可是,碰到好事也让我发愁,我兜里就几十块的小钱,家里也没啥积蓄,没有本钱买太多的货,也就不能尽快发财,你说,是不是急人啊?没办法,现实却是很残酷,我刚搬了新家,倒是住上了宽阔亮堂的大房子,却欠了几万块的债,搬新家连装修买家具的钱都没有,好在灶台能自己垒,家具能用旧的,总之,能自己干的一律不花钱,才勉强搬进来没家徒四壁。那时的日子就是这样窘迫,简单的买了点必须的生活用器具,像油烟机啦,最简单的电淋浴啦,再就是转遍了家具城,买了一套降价的组合沙发,结婚时的沙发实在太破了,放客厅里太丢人,又不能让客厅空着,所以只能多跑路捡便宜的。好在老婆又上班了,紧等慢等的等到她一个月的工资,拿出大部分让我去买那些杂七杂八的所谓古玩,我的古玩生意就这样起航了。
玩古董真不错,有钱没钱都能做。有钱玩上档次的,没钱先玩不起眼的玩意,买便宜的也能赚到钱,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有信心,只要想收藏,那就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子。
开始的时候,我对古玩根本没啥概念,什么真的假的,没想过。我只知道,我做古玩生意了,而且赚到了钱,我买的反正就是地摊上摆的那些玩意,根本想不到啥年代,啥年份……人弄到快要讨饭的地步,哪里管的了那么多?先买来,管他啥玩意,只要有人喜欢,有人出价,让我能卖出去,赚大钱就成。所以我买那些东西,根本不在意是什么,而我的销售主战场——易趣网,充斥着跟我一样不懂行,且狂热的买家,见了好玩的玩意,嗷嗷叫着出价。有点意思的玩意,拍卖起来,价格涨得真快,那些买家钱跟没处花一样,个个都像势在必得。一元无底拍到上千块,根本不惊奇。
当然,我买那些东西,价钱都不贵。卖货的贩子,都是专卖假货的,经营那些货色,价钱很便宜,人家也没当古玩卖高价,所以算不上没良心。这些人虽然让专做老货的顽固们看了不顺眼,倒也不是不在乎,他们摆地摊的比上班的不差,到时候准来,保证不偷懒。我几十块,最多一二百块的买货,拍着胸脯说不能算是受骗。
想想看,一对全品的所谓清代青花花觚,得有三十多厘米高,才五十元,能算被骗吗?我没被骗,也没诚心去骗人,就是糊涂来糊涂走,做的如工艺品店的妹妹。不过,把货物贴到网上卖,总要弄个标题。这个标题是卖货的关键,最好有点古怪,能博人眼球。我做过广告,深明此道,所以在题目上花心思,讲究其冲击力和吸引力,当然也遵循网络上通行的做法,看着顺眼的就说是清代的,稍微不顺眼的就说民国的。
开头时买家都不在乎这个,管它啥清代民国,只要看着高兴,买着喜欢,就出价。可是,啥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新奇感鼓动的热情总有冷却的时候,慢慢的,有些人注重年代了,认识到收藏就要买真古董,买到代的老货。我也在一次交易的受到震动,对年代的问题开始留意了。
不过,眼力不是一个震动就能提高的,短时间内我没什么变化,我还是确确实实的傻瓜,是古玩行人说的最实实在在的“棒槌”,因为无知而无所畏惧,因为无知而不服气。总觉得自己聪明,能够慧眼识宝,有一种优越感。古玩市场上多是大老粗,几乎是没文化的人大杂汇,好多人不是破烂王就是小商小贩出身,我总以为那些人既缺乏意识,眼力也不行。这种自高自大傻帽心态,让我不知到自己吃几碗干饭,更不信人家善意的劝导。
我凭了小聪明,赚到了一些钱,更加忘乎所以,很难客观的评价自己,像中了邪似的大肆买假货,无论是瓷器,还是日本指挥刀,还是银器、还是玉器、翡翠等等;专拣有名头的买,比方说偶尔听人说起的珠山八友的瓷板、大名人的紫砂壶;尤其对翡翠情有独钟,并毫无理由的认为自己能识别翡翠。其实我除了对民国时候的翡翠大王铁宝亭的轶事略有了解外,根本没见过翡翠是啥玩意。
三四百块钱买一套四块的王大凡瓷板,已经够贵的了,那此版画工低劣,颜色搭配粗俗,根本没大名家的韵味,可我看不出,买来卖给上海的网友,人家不懂行,找懂行的朋友一看,说是假货,我很纳闷,这东西看看图片,看一眼就能识真假?所以对人家的看法不认同。好在那网友比较厚道,根本不想退货,只要求另送一件劣质的锡壶完事。
日期:2012-06-05 21:18:30
王大凡瓷板买进后,我心里不踏实,总觉得那东西不保险,可能是假的,所以着急卖出去。如今假东西处理掉了,却把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东西在手里一段时间,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我感觉出了不妙,以我那时的经济实力,几百块的东西,如果砸在手里,可是很大的负担。好不容易弄出去,再次碰到即使更逼真的珠山八友的玩意,我也很少动心,让别人去趟那浑水了。
当然,卖假货也有经典战例。花三百多买的一对假银瓶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它让我赚到不少钱。买那对银瓶事出有因,我在网上看到银器挺抢手,好多人竞相出价,到期后成交价比较高,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到市场上有目的的寻找,终于发现了买回来。为了多卖钱,我把一对破开卖,一只卖到一千六百元,一只卖到一千三百五十元,一个在易趣网卖掉,一个在淘宝网卖掉。
再就是假日本指挥刀。假日本指挥刀我一下子买了三把,好在都卖掉了,其中有一把还赚了一千好几。这宗假货是跟一位宁津女人的交易,因为有了梦幻般的开局,才为我吃她的大亏埋下伏笔。
除此以外,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趣的那件事——在地摊上花四十块买了一件奇怪的古玉件。我不知在哪听来一点信息,说古玉特值钱,于是在思想里懵懵懂懂的形成一种观念,买古玉能赚大钱。当然,这个赚大钱可不是千、八百块的事,而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赚。
那天,在市场入口不远的处,我见到一个摊子上摆了件奇怪的玉器,走过了又退回来,俯下身子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有意思,索性蹲下来,把玉件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那是个骑马玉人的造型,圆雕手法拙劣,当然是作假者水平差,弄的不伦不类,却被我当成商周风格。那块玉件通身如同钙化,个别部位有腐蚀的小坑,只在马脖子下面近腹部处裸露着清白细嫩的玉质。我从它腐蚀的严重程度猜测,年份不短了,又从马腹露地的地方,看出是玉的,而且那玉很可爱,以为碰到好东西,便决心买下来。
问价时,倒不算贵,一百块往里说,对于商周的宝贝来说,简直跟白送差不多。我心里那个乐啊,虽然我入行时间不长,却碰到了大漏,我能不激动吗?我尽量压抑住快乐的心情,漫不经心的谈买卖。我当时感觉很骄傲,因为我在高手如云的市场上,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宝物。那些所谓老行家全是傻瓜,谁都没看出来。其实,是我愚蠢的可以,竟然把古玩行里的老玩家们当傻瓜。嘿嘿,由此看来,人家暗地里把我当作棒槌,一点不屈枉我。
朋友们知道,我的一贯做法,就是不花过大价钱买东西,所以这件货也给价不高,给二十元,三来四去的费了些口舌,四十元买成了。我把东西用破报纸包好,像小鸟那样快活的拿回家向老婆报功,很神秘的把惊天喜讯告诉她,结果她跟我一样高兴,一样怀有发财梦。
受发财梦的驱使,东西自然不会轻易示人,更不会随便上到网上去卖了。我如同那些单纯且愚蠢的古玩新人们一样,把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在拍卖行的拍卖上。在大脑里勾画出一幅绚丽的蓝图,当然是一夜暴富的梦境,试想,如此的宝贝一旦上拍,必定得到有钱人的追捧,如同网络上一样火爆出价,争抢,出价的可不是网友们,而是有钱的大老板们,那可不是几十元的增幅了,而是几千、几万的递增,争到最后,能拍多少钱,谁能想到呢?
有了好东西在手,我深信发财是稳了!抱着这个想法,就跟马上要听到拍卖落锤的声音一样,越想越激动,越来越迫不及待,等待着哪一天把梦想付诸行动。接下来的短暂时光里,我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买东西也更有热情,更有劲头了。
老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没说错。呵呵,我庆幸娶了好老婆,她跟我的想法相同,同样憧憬着美好的时刻,甚至把宝贝迅速变现的期望更迫切。所以,没过多久,老婆请了假,随我一同到北京把宝贝送拍。
日期:2012-06-06 16:59:38
才入行的藏友们想法天真,做起来最富有喜剧色彩,个个满怀希望。本来好东西奇缺的古玩行,在他们看来遍地是宝,遍地是黄金,而且他自信是玩古的天才,比别人睿智,比玩了大半辈子的人更聪明,能够发现捡世间重宝的机会,而且他们深信很快能发财,并且把发横财的目光都瞄向金光闪闪,人满为患,为了买宝贝几乎发疯了的拍卖大厅,他们深信电影里的镜头完全是真的,几乎能听到那狂热的欢叫声。我和老婆就是这样天真的怀着期望踏上了北行的列车。
德州离北京近,即使列车没提速,快车走完整段路程也就五个多小时,为了带货多几件,我们坐慢车。弄了个大箱子,放了些乌七八糟的玩意,朋友们猜得到,是些假货。唯一的正经货是我花八十块,在市场上买了一堆旧书,从中挑出一套八本的乾隆木刻版《广事类赋》,还少一本。
既然踏上了送拍的旅程,凭新手好高骛远的心态,当然看不上没名气的小拍卖行。北京的拍卖行我们并不知道几个,只有瀚海和嘉德最如雷贯耳。早打听好了,把两家拍卖行的地址记下来了,拿在手里,开头为了先去哪一家犯了难,没想到嘉德就在北京站对过不远的一栋建筑物中,既然来去方便,当然不走冤枉路去遥远的开在琉璃厂的瀚海拍卖行了。
乘电梯上到四楼,出楼梯间,迎面便是嘉德拍卖公司。看到几个金灿灿的大字,我们笑了。是啊,梦想的所在就在眼前,再走几步,我们就要踏上走向暴富的黄金梦的阶梯了,心情还真有点激动。兴冲冲的进到公司里面,感觉有些失望。嘉德拍卖行的前厅真小,连普通家庭的厨房都赶不上。迎门是工作台,工作台后面坐了位年轻漂亮的女工作人员。
依当时的习惯应该称她前台小姐,可是我有些保守,不好说出口,又怕跟那些地下行当的姐妹们混了,还是称呼女工作人员。漂亮才女工作人员态度热情,也够聪明,见我们抬了大箱子,知道是来送拍品的,便微笑着问预约过吗?
预约?这是啥话?我们没听说过还有这规矩,当然是没预约了。开头的惊愕和不安很快过去了,带来的拿得准的宝贝让我们底气十足。当然,我们也非常客气的回答,很温和的回答不清楚预约这回事,能不能请漂亮的她帮忙,通融一下。我们是外地人,大老远来了,实在不容易,如果就这么回去,太难过了。
小姐很和善,很理解我们的苦楚,也很愿意帮忙。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我也做了一回吉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运气,那天正好有鉴定专家在,小姐帮我们联系好鉴定瓷器和杂项的女专家和鉴定古籍的男专家。
男专家先出来,他是中年人,身量偏瘦,温文尔雅,一看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没有专家的傲慢,而是很和气地询问,等我拿出那套《广事类赋》来,按他示意放到小圆桌的灯光底下,他非常当回事,小心的翻看,态度严谨而认真。他很快确定了东西不错,可惜缺一本,让我们回去找找,并明确告诉我们此类书的拍卖估价是每本五百元。
这套书不能上拍,我们倒不在乎,因为此行并没把希望放在它身上。大老远来一趟,总要多带点货,它不过是捎带脚的产物,如今能确定是乾隆的版本,又知道了拍卖价格,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朋友们一定明白,咱们的重头戏在那个商周玉件上。
男专家走后,马上走出来一位女专家。女专家约六十多岁,不胖不瘦的身量,很端庄的走出来,从她微胖的脸上,能窥出鉴定专家的味道。她不算亲热,却也没大架子,虽然不和蔼,倒也不高高在上。相信玩古的好多朋友都见过她。我小心翼翼的取出宝物,恭恭敬敬的递过去。专家接在手里,端详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们不拍这样的东西!”
人家不拍,那没办法。从她的姿态上,估计那东西她是看真的,人家不主动告诉,我就没敢问,我的想象中专家们总是守口如瓶的。当然,来之前我有所担心,怕出现不能拍的情况,因为我听说过出土的文物,尤其是商周的珍贵文物,有明文规定,如果不能证明是四九年以前出土的,严禁拍卖。
嘉德不敢拍!我马上认定了这个想法。
日期:2012-06-07 16:10:46
我的积极性并没被挫伤,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嘉德靠山不硬,不敢拍我的宝贝,所以决定到瀚海碰碰运气,因为从历届的拍卖记录来看,瀚海比嘉德更有实力。出得门来,我仿佛知情人似的,非常肯定对老婆说,嘉德是家小拍卖公司,成立的晚,从那间小门面就能知道。他们的业绩不如瀚海,胆略自然也差一些。
于是,我们到了琉璃厂,找到了瀚海拍卖公司。
琉璃厂不愧中国古玩行发源地,整个街都是古意。清一色的古式建筑,好多是老房子,青砖碧瓦,勾檐斗角,甚至街面上的地砖都有年份。瀚海拍卖行开在一座古建筑里,一层的门面,古色古香,接待厅比嘉德的大多了。我们迈步进去,一位清瘦的老太太那尖利的眼光远远的投过来。那态度冷漠,倨傲,对我们一点都不客气。
从老太太端坐的架势看,她更像专家,我不由的敬佩起来:人家是大公司的专家,就是不一样,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当然要端架子了。我们表现出由衷的尊敬,战战兢兢的跟她说话,试图讨好她。其实,她并不是专家,我完全弄错了,她跟嘉德的漂亮女工作人员干的是一样的差事,眼力最多能达到古玩行的半瓶醋水平。
店大欺客,历来如此,咱来是干啥的?有求于人家,受点委屈认了。所以我哆哆嗦嗦的把宝贝拿出来,一脸谄媚的笑,说出来意。老太太抬了抬眼皮,几乎没动身子,离着玉件八丈远,眉头就皱起来,充满了厌恶感。
我想把东西递过去,她发话拦住了。
“不拍!”
“你还没看?”
“不拍!”她生气了,有点恶言恶语的。
我没有失望,心里却很生气。她离了快八丈远了,看都没看,就说不拍,太不像话了!不就是比我进古玩行进的早,对古玩有点眼力吗?有啥了不起的?气愤归气愤,立马发大财的希望看来实现不了了,还挺让人郁闷。可是,两次被拒绝却让我有了疑虑,玉件到底是真假?到底是不是漏呢?我拿不准。
嘉德的老专家没说假,似乎认为是真的……瀚海的老太太一定认为假的!但到底是真假呢?她们谁看的对呢?我弄不明白了。回家后也不敢贸然发到网上卖掉,万一卖漏了,不遗憾终生!后来才知道,玉件是河南做的劣质货,难怪人家不看一眼!
有了这次经历,我对拍卖行的热情降低了,知道那里的门槛不低,又不在家门上,去一趟既耽误时间,还受苦受累,增加不少费用。所以,我把心思全部用到生意上去。
拍卖行之行一无所获,却增加了见识,不过,眼力学问依旧没长进,所以,我回来还是老样子,冲满市场充斥的假货下手。到了这时侯,我做古玩生意已经几个月了,资金越来越充足,买的货也增多了。有的自认为不错的货物,就想留一留了,其中最受我钟爱的有两把大名家陈鸣远的紫砂壶。为此还引起一场误会,让我把可爱的女儿,仅仅三岁多的孩子,第一次痛打了一顿,想起来就痛心!
那是一天晚上,楼上的邻居来串门,闲说话说起古玩,恨歆慕的样子,我呢,也想让他开开眼,就拿出那把陈鸣远的紫砂壶来显摆,告诉人家陈鸣远是如何的制壶名家,他的壶如何如何值钱。以示我轻轻松松做生意,颇有几分得意之色。
那把壶类似梨形的捆住样式,制作比较规整,在我的眼力看来,是不错的好东西,因为盖子处理的严丝合缝,做作的行书很有味道,款为刻款,跟书上讲述的一样。壶身的竹子几乎做的惟妙惟肖,突起的竹子因磨损露出淡红色的地子,而夹缝里是黑不溜秋的颜色,我认为是包浆。这么一个假货,被我当了宝贝,如果不是来人,根本不拿出来。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