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探险:万年冰洞之谜

作者: 西走

  日期:2008-6-9 12:18:00
  序
  神奇冰洞,千古之谜。山象万千,水源不断。
  三百万年间形成的神秘冰洞,与终日青烟缭绕的千年火山毗邻而居,又能各自相安,使科学家们都变得十分困惑,地质专家都有口莫辨。。。
  古老传说中的千年宝藏是否真的存在?

  毗卢佛的道场为什么会设在太子殿?
  楼烦古国的故都现在哪里?
  历史上的冰美人与铁将军是否真的存在过?
  神秘古老的爱情歌谣里的美丽传说是否属实?
  明皇太子肉身舍利现世,想当年因何要出家于此?
  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大军血战在此为何胆颤心惊、几欲退兵?

  凤凰镇、汾阳宫、小宋城……
  美丽的班婕妤,传奇的才后妃……
  神秘的古栈道、离奇的晓祖庙、汾河之源、桑干河头、高山悬棺、雄关漫道、天池水怪。。。水晶冰宫、四悬奇观、支锅奇石、芦芽滴翠、林海松涛。。。
  日期:2008-6-9 12:19:45
  第一章:爆炸性的新闻

  第一节:行者雷鸣
  一辆风尘仆仆的越野悍马H2正奔行在京原高速路上,雄劲迅捷,剽悍凶猛,一如它的名字,听起来象三两酒量的壮汉喝了半斤以上的高度烈性酒,万风雷动,够威够猛。
  黑蜘蛛洞穴探险家雷鸣博士正驾着他的这辆宝贝爱驹,去往山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宁武。
  正是午后时分,暮春的微风吹过来,夹裹着新鲜的花香芬芳和阳光爽朗的泥土味道,雷鸣吹着风,有时将左手伸出车窗外感受一下这飞弛的速度,春天里风的速度,有时将目光伸向高速路两旁刚露出点青色的田地,和离田地不远处的黄土高坡上,透过墨镜上面的夹缝,看那一树树的桃杏花开得格外绚丽浪漫。
  前天雷鸣还在黔东南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学术研讨会,想起当时大会主席在介绍他时所陈冠的各种头衔,就有些可笑,著名的地质学家、洞穴专家、中国洞穴探险协会理事、黑蜘蛛洞穴探险家、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洞穴之光博物馆馆长……介绍太冗长了,有些罗嗦,其实雷鸣的称谓还远不止这些,博士、教授、摄影家、行者等等,“黑蜘蛛洞穴探险家”的称号是三年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他参加第29界世界洞穴大会时,被世界洞穴协会授予的最高荣誉,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136个人荣获“黑蜘蛛洞穴探险家”称号,迄今为止,雷鸣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一个。

  那要归功于他对黔东南喀斯特地貌和岩溶洞穴艰苦的探测和长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他探测过的洞穴大大小小算起来将近400多个,1994年开始参与协调中英、中美、中意、中日、中南联合洞穴探索地质和洞穴旅游开发,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和国内二十多个省份,探测洞穴超过800余千米。在世界地质和洞穴探险界享有很高的盛誉和威望,他写的《论世界洞穴起源》、《论洞穴缝隙差力与形成的三个方面》在学术界曾激起很大的反响,并刊登在美国同年的《世界地理》杂志上,随后写的《洞穴之光》、《洞穴秘密》还有《洞穴探险者》几本书,使雷鸣在世界洞穴探险界和地质学界声名大震,他提出的“洞穴是自然之灵和洞穴是地球血管”等观点和阐述,被许多地质学家和探险家所推崇倍至,并列入好多国内外知名大学地理系的有关教学中,成为好多地理和洞穴探险爱好者必读之课本。

  每一次大的探险回来他都要写一本书,把自己亲身历经的有些甚至是用生命探测得来的经验和研究结果详尽地记录下来,他希望他的书能帮到更多的人,成名后的他并不象时下大红大紫的某些娱乐影视名人和歌星那样,四处去做代言或公开身份去做一些商业性的敛财活动,而他的这种机会一点也不比那些看似很风光的明星们少,相反来自全国各地的探险爱好者对他的崇拜,也一点儿不亚于少男少女们对周杰仑那么狂热。他就象个小富即安的商人,只关心着他的地质和洞穴研究,还有就是下一个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并且他还研究并自制了一些探险自救器具。

  在前天的学术研讨大会上,雷鸣很奇怪自己的导师著名的地质学家王熙光教授怎么没在场,以往每届大会他都会被邀请出席,并要做重要发言的,难道是病了,或是出国了?
  黔东南,西南大酒店。
  “我没病?我现在在……是的……当时的确走得很急,我想你应该最好尽快来一下这里。”在大会安排的这个四星级西南大酒店里,晚上临睡觉前,雷鸣接到了他的导师王熙光教授给他打来的电话。“另外,他们这边的县有关部门已经派人去大会那边邀请一些专家来,估计有你,怎么,你还没见到他们吗?”
  正这时,他听到了一阵紧促的敲门声。
  服务生高喊着:“2018房间服务。”
  雷鸣说:“好,请进。”因为手上还拿着导师王熙光教授的电话,他没去开门,他知道服务生手上也有一把钥匙。
  年轻的男服务生毕恭毕敬地对他说:“雷鸣先生,有位客人想要见您?您看……”

  雷鸣和他的导师说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他以为又是媒体朋友或是哪位洞穴探险爱好者们来造访,就说:“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服务生走出门口,悄悄地跟门口的一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又返回来说:“对不起,雷鸣先生,他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想要跟您谈,并且有样东西要我转交给您,说您看了以后一定会见他的。”服务生说着便把一个印有柯达字样的一个照相纸袋递给他。
  他从里面取出了几张相片,他好象是一下子被那照片上的某种影像吸引住一样,身体蹭地就坐直了起来,问服务生:“那位先生呢?他现在在哪里?”
  服务生说:“他就在外边,让他进来吗?”
  雷鸣说:“我想是的,我要马上见到他。”
  雷鸣的手机铃声又清脆地响起来,他拿起来一看,又是自己的导师王熙光教授打来的。

  他面带笑容,又流露出疑问:“怎么了,老师?”
  王熙光教授:“以最快的速度,你明天能不能赶过来?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
  雷鸣想了想说:“我订了明天中午回北京的航班,……”他算了下时间,说“我想最快可能也得到后天下午才能到了。我还得回北京准备一下。另外老师,你所说的找我的人现在好象已经到了。”
  服务生和一个中年人已经在雷鸣身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他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和那人照了照面,点头示礼一下。
  王熙光教授问:“是不是一个看起来黑黑的,满脸带笑的中年人?”

  雷鸣又抬眼看了那人一眼说:“我想是的。”
  他的导师让他把电话给那人,那人慌恐地接听着:“哦,哪位啊?是王教授啊,你好你好,是的,我刚见到雷鸣博士,嗯,好的。”那人又把手机递还给雷鸣。
  挂断了电话,服务生给他们到了两杯水,就退出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雷鸣博士。”那人开始和雷鸣攀谈起来。
  日期:2008-6-9 12:22:49
  第二节:事情是这样的

  京原高速路,雷鸣和他的悍马在疾速奔驰。
  在夕阳离西山顶还有三四米高的时候,雷鸣减速慢慢下了高速,这时他的车载电话响了,是他的导师王熙光教授,“到哪儿了?”
  雷鸣抬眼往车窗外使劲地看了看,也没发现一个地标性的建筑物,这时他又听见电话里传来带有浓重晋北口音的问话:“您好,雷博士,我是袁天明,请问您现在大约走到什么方位了?”
  雷鸣说:“刚刚下了高速。”
  那人说:“这样,您往前再走一段,就会看到一条公路,那是108国道,您顺着它一直往南开,我们在路上等候您。”

  雷鸣想起前天晚上在酒店里,那个拿着一沓照片来找他的人,黑黑的脸,白白的牙,个子挺高,人很朴实憨厚。
  黔东南,西南大酒店。
  那是个四十多岁男人,初看见雷鸣时显得有些紧张,他说:“我叫袁天明,这是我的名片。”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名片,双手恭敬地递到雷鸣的手上。
  雷鸣接过去。
  袁天明。副局长。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旅游局。万年冰洞旅游开发项目部负责人。

  “事情是这样的。正如您刚才看到的那些照片一样,它是那么美、那么悬妙、那么神秘,为了找到它,我为之花了将近三十多年的业余时间,爬过了管涔山数百个山头,春秋冬夏,始终没有放弃。”袁天明讲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很深邃,看得出他很动情,可以想见他曾为之付诸过怎样一种实际探寻行动和辛苦努力的攀找。
  雷鸣急不可耐地问到:“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天明看了一眼雷鸣,说:“您先别着急,容我慢慢给你从头到尾细细讲来。我从小生长在管涔山,小时候就听我爷爷和好多老人们说过,在我们管涔山里有一座万年冰窟,春夏秋冬终年不化,传说里面藏着许多宝藏,还有怪兽,但是千百年来,从没有人真正见过它,这也只是一个当地的传说而已。上中学时,我曾听过我们当地的一首民歌,是一首歌唱爱情的古老歌谣,里面就有唱万年冰洞的,所以我想我们的古人,我们的祖先一定是有人见过它的,要不就不会有传说,不会有歌谣。”

  雷鸣认真地听他神情专注地讲着,象是也被他讲述的这神秘的冰洞传说和古老歌谣所迷住似的,说:“别着急,请继续讲下去。”
  他说:“从少年时候起,我就发誓找遍所有的山头、谷底、沟壑,森林,哪怕找不着,也一定要去找。上学时的每一个假期里,我有时跟同伴一起,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去找,参加工作后,我也没有放弃,一有时间就去没去找过的深山里,有时候会迷路,我曾在山里遇见过一只豹子、还有狼和许多叫不出名的野兽,也看见过许多从没见过的珍禽异草……那是在一年前的一个盛夏季节,我邀了两个同伴又去了管涔山一个以前从没去过的山头。”

  雷鸣一眼不眨地盯着袁天明,只见他喝了口水,继续讲着:“我们从早上开始走起,从阳面山脚爬到山顶,你知道我们山西煤多,而我们宁武更是产煤大县,三岔和管涔山好多地方的山头上都有煤自燃的现象,终年青烟缭绕,同伴们还开玩笑地跟我说,老袁,你看这地方的煤碳都自己烧着了,应该有火山才对呀,哪里有什么万年冰洞?我心里也寻思,在这滚烫的露天氧化煤自燃的山野,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个冰洞。快中午时分,我们开始从山的阴面顶峰往山下走去,我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仔细寻找冰洞的念头,眺望着连绵不绝的管涔山原始森林,我心里感到有些疑惑和失望。中午,我看见随行的两个朋友又累又饿,就说,我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继续找。然后,我们就盘腿坐在山腰的几棵大树下,在长满青草和野花的山地上,蝴蝶在花草边飞来飞去,我们从包里拿出预备好的干粮,什么面包、火腿、啤酒之类的食品来,一边看着大山、松树和满坡的青草,一边嘻嘻哈哈聊些生活里女人和财富之类的玩笑话。”

  雷鸣说:“哦,那后来呢?”
  袁天明看了雷鸣一眼,笑着说:“野餐过后,两个朋友躺在草丛中,聊着聊着就睡着了,我喝了啤酒感觉下腹有点鼓胀,就跑去山坡处撒尿。正撒着,忽觉身边有一只动物的身影迅疾滑过,一闪向前面钻去,我叫不来那是一个什么动物,因为以前从没见过,大概属于那种爬行动物吧,雪白色的毛发,有一只羊那么大,行动极其快捷,有些象雪豹,也有些象白狐子,因为好奇,我也本能地向它钻去的方向追奔过去,追出去有百十多米远,它突然停下来,呆在原地返回头,定定地看了我有几秒钟,然后就箭一样一闪,钻进草丛中不见了。”

  雷鸣好奇地说:“竟有这样的事?”
  袁天明越讲越兴奋,神色肃穆,水流湍急般一边比划,一边继续讲着:“后来我想那一定是一个灵物,它回头看我那一眼,我至死都不会忘记,没有恶意,充满好奇、疑虑,感到一丝被威胁的恐惧,看样子它并不是那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因为它浑身雪白,看上去是那么的美,好象是一只雌性的,后来我回去后,查了好多有关动物的资料,都没有找到跟它接近或者类似的,于是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白灵’。我曾向好多年轻时巡山的老人打问过,他们都说没见过,只有一个老猎户说小时候听他爷爷讲过,说很久以前管涔山里是有一些很奇异的动物,其中讲起来好象是有见过象‘白灵’一样的动物。”

  雷鸣点点头,说:“我明白了,随后你就在不远处发现了那个冰洞?”
  袁天明说:“是的,当我正要往回返时,抬头看了一眼山壁,但见那里青草依依,山花烂漫,苍翠的松林掩映着山坡,附近高处依稀似见有数九寒天才能看到的冰花凌霜挂着,微风袭来一股寒气逼人,当时我心里猛然一惊,寻嗖嗖的冷风走了过去。”
  雷鸣激动地说:“于是你看到了它。”
  袁天明呵呵一笑说:“是的,雷鸣博士,当我看见那个一米见圆的凄黑深冷的洞口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问自己‘难道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说的那个只闻其名不见其踪的万年冰洞吗?’我爬到了洞口向里面张望,洞内黑乎乎的什么也不能看见,只感觉象冬天里的寒冷从下面遥远的深处朝我满面袭来……”
  袁天明嘴象水笼头一样喷讲着他有关冰洞奇异的发现,钟表不知不觉就转了一圈又一圈,时间已过了夜半12点,他看了下腕上的手表说:“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扰了您的休息时间,这次来,我们主要是想邀请您……”
  日期:2008-6-9 12:24:06
  第三节:头条新闻
  雷鸣驾着他的悍马行驶在108国道上,思绪从那晚在黔东南袁天明的叙述中收回来。
  副驾驶的座垫上,放着一本上午刚买的《国家地理周刊》杂志,上面有他的导师写的一篇《关于万年冰洞的两点猜想》的论文,这说明导师已经见到了它,并简略疑惑地分析了万年冰洞存在的两点可能性和必然性。还放着几样报,《新京报》、《地理时报》、《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都是以重大事件和爆炸性的新闻形式醒目地在头条位置登载了这则令举世震惊的地理新发现,看来有好多人已经先他一步来到此地了。

  黄土高原的山高坡黄,塬厚壑深的形态渐渐凸显出来,嫩绿色的一片一片庄稼地里,阳光明亮地照在叶子表面反射过来。悍马拐了几个弯道,爬上一道陡坡,雷鸣好象已经看到一群人正在路边夹道向这边瞭望着。
  斜阳坠入西山,渐行渐近,雷鸣终于在那群人前面停下车子。他的导师和袁天明等人一起围过来,其中看起来好象还有几位新闻记者,他们已经端起了照相机。他将车熄灭火,打开车门,走下来。袁天明跨步向前,一把将他的手握紧,说:“雷博士,一路辛苦了。”
  随后,他的导师王熙光上了他的车,袁天明坐上了前面的一辆警车,警笛轰鸣,开道向前,雷鸣开着悍马紧随其后,在他后面还有两辆红旗跟着。王熙光教授跟雷鸣简略地谈了下他来此地后所遇见的情况。
  回到宁武县城时,天已然黑透,前面的警车将他们带到一处宾馆,在夜色中,凤凰宾馆四个霓虹灯字,异常明亮妖娆地在黑暗中变幻着不同的色彩。
  凤凰宾馆的高级宴会套间,灯光雪白如昼。

  以袁天明起头作东,一个当地分管旅游的副县长和一帮不知什么身份的人作陪,雷鸣和他的导师王熙光被簇拥着举起酒杯,接受他们热情有嘉的洗尘胜意。席间,袁天明以东道主的身份介绍了各位来宾,那几个不明身份的人原来是省城来的几个地理专家和学院派教授,虽然面孔生份了点儿,但都表示以前听过和读过雷鸣和他导师的书和事,还有几位新闻媒体记者,有一个女的叫颜玉的,是央视十套某地理栏目的著名外景记者,很是活跃,向雷鸣和他的导师提了不少尖锐的问题。

  从他们口中,雷鸣断断续续听出了些事情原委和端倪,在邀请他的导师和他来此之前,他们曾通过上级有关部门邀请到一支省城的探险俱乐部的队员们,已经在他们来之后的半个月前,对万年冰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探险行动,在不明究里贸然下到洞中时,有一个队员摔下冰洞当场摔死,在第二次下洞时,一个队员被冰锥刺成重伤,正在医院抢救,而第三个队员下去后却神秘的失踪,至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这才向中科院地质研究所联系,邀请了雷鸣的导师著名的地质和洞穴专家王熙光教授,他的导师来此之后,考虑到地质探测的危险性和专业性,不是单凭着一腔激情冲动和一些冒险精神就可以完成的,它的未知与复杂是那些没有具备专业地质知识和丰富的洞穴探测经验的人所不了解的。随即,他便给雷鸣打了电话,而就在他向他们推荐到雷鸣时,由他们派到黔东南洞穴研讨会的人已经出发了,那人正是县旅游局的副局长袁天明。

  吃过饭后,众人散去,袁天明领着雷鸣和王熙光去了宾馆总台,给他们换了一个豪华双人套间,上去喝了杯茶,说了几句好好休息之类的话,就告辞走了。雷鸣去洗了个澡后和老师说着这次洞穴探险会上的议题,王熙光教授也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下发生在这里的一些奇怪的事,王熙光教授说:“今天你开一天车,累了,先好好睡一觉,明天咱们去了现场再说。”

  第二天一早,袁天明便急急赶过来了,待雷鸣和王熙光教授洗漱过后,三人一起去了宾馆餐厅,服务员端上来牛奶、鸡蛋,还有当地的一些特色饭菜。这时,女记者颜玉和其他几位同行们也在他们一旁的餐桌边坐下来,袁天明笑着说:“颜记者,早上好啊,坐过来和我们一起吃吧。”
  颜玉精神爽朗地看了雷鸣一眼,说:“好啊,好啊。”
  袁天明客气地问她:“这两天睡得还习惯吧?”
  颜玉一边吃着油饼,一边说:“还行,我们做记者的成天东跑西颠的,睏了累了哪儿都可以睡个踏实觉,不过你们这儿的气候可真够冷的。这都快夏天了,晚上还这么冷。噢,对了,王教授,这会不会跟万年冰洞的存在有关系呢?”
  王熙光教授说:“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不过,确实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颜玉说:“告诉大家一个最新新闻啊,今天的央视新闻联播里要播出万年冰洞的消息。”

  雷鸣很诧异地看了眼这位漂亮的女记者,目光里带着些许冷冰冰,不巧正好与她二目相对。
  那是她的职责。雷鸣心里说。他对新闻媒体单位的记者们历来都是敬而远之,更不用说那些娱乐圈里淌浑水的娱记们了。
  也许她是一个好记者,敬业刻苦的好记者,但站在一个地理探险者和学者的角度看,在研究探险一筹莫展的初期,是很避讳记者们狂轰烂炸式的追踪报导的。
  日期:2008-6-10 9:39:02
  第二章:万年冰洞
  第一节:探洞之前
  走出宾馆餐厅,煦暖的和风扑面而来,太阳光艳丽地刺照着雷鸣的眼睛和棱角分明的脸,雷鸣感觉到自己的一头乱发在风中飘荡着。
  三人走向凤凰宾馆客房楼前雷鸣的那辆悍马,雷鸣对袁天明和王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吗?”他看起来显得很精神和兴奋,他总是这样,多年来的洞穴探险经历和地质科考研究工作已经使他本能地具有一种对一切未知充满急切的好奇、期待和刺激的快感。
  袁天明说:“好,我们走。”说着他走向一辆黑色本田车。
  王熙光教授说:“要不老袁一起坐雷鸣的车走吧,这样,你也可以在路上给他说说冰洞的事,一边帮他指着点路。”
  雷鸣发动悍马驶出凤凰宾馆,驶出县城,一路向西而去。

  沿路可见一辆辆黄河、斯太尔、康明斯、奔驰等大型拉煤货车迎面而来,缓慢地行进着。
  “探险队出事后,上面挺重视,因为事出蹊跷,也引来不少当地人和外界新闻媒体方面的记者们前来追踪报导。”袁天明侧身对着雷鸣,讲起冰洞前几日的事来。
  “我第一次发现冰洞当天是下去过的,十几米深,我量过,从洞口垂直向下到冰洞的第一个平面着落点,准确地说是12.66米。探险俱乐部队员是在下到第二个洞口时出事的。”袁天明有些叹息地说,“关于万年冰窟,哦,我们当地老百姓都习惯地把它叫它万年冰窟,以往对于它的传说就有很多,众说纷纭,有的说里面有那种大型冷血动物,冰怪幽灵啊,有的传说万年冰洞里藏着一座富可敌国的宝藏啊,因为这一次探险队员的相继出事,使这种传说被越发搞得更加神秘和沸沸扬扬起来,你知道我们这里地处山区,上了年纪的许多老百姓还是很讲究迷信的。”

  雷鸣说:“按理说你是冰洞的首发者,也曾在不同季节里下去过几次,你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它一些,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不好说,我是在不同季节里下去过冰洞十几次,也从没有见过有什么象龙啊、怪啊、兽啊等传说中的那些怪物,也没见过有什么宝藏,我只知道那里是一个恍若世外的地方,美丽如水晶般的世界,太奇特了,你想都想不到,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相信它真的存在。洞内一年四季的温度都保持在零下四度左右……我也只下到了冰洞里十几米的地方,看起来下面还很深,有点害怕,一切都等你们下去探测了才会知道。” 袁天明笑着说。

  雷鸣的悍马跑得很快,远远看见有一列车队在他们前面的公路上,正匀速行驶着,最前面有一辆警车开道,后面紧随着有五、六辆黑色的高级小车。
  袁天明说:“又不知是什么高官下来了。”
  雷鸣问他:“还远吗?”
  袁天明说:“哦,不远了,离县城50多里地,象你这车的速度,再有一会儿就到了。”说这话的时候,雷鸣加速赶超了那列车队,前面警车里严词喝令地拿话筒吼着:“让开让开,靠边靠边……”
  车行十几分钟后,袁天明指着前面路边已经乱七八糟停了许多车的地方说:“到了到了,看起来今天来了不少人。”
  雷鸣将车打在一个离其他车不远的土包前,问王熙光教授说:“把探险的器具全部都带上吧?”
  王熙光教授说:“都带上吧。”

  雷鸣又问袁天鸣:“袁局长,这儿离冰洞还有多远?”
  袁天明一边打开车门,一边回答说:“一里多地吧,也不是很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